過年的時候,留在龍口港的常住人口最少的時候隻有六七十人,可是現在江浩天與徐震可以很明確地確認,以後不管什麼時候,常住龍口港的常住人口不可能少於一百人。
事實是不可能少於兩百人,現在的龍口港熱鬧得就象一座大鎮子,有些人已經用“小黃城”來稱呼龍口了,把這裏比作黃縣的小縣城。
常住龍口並在這塊土刨食的有沈濱派來的親信心腹和他的親戚,還有一幫辦事十分得力的囚徒,有江浩天、江清月的幾十名部下,還有穀夢雨派來的穀家人,他們一口氣在龍口開了四家鋪子,帶來了一大幫掌櫃、夥計。
除此之外,還有孫氏兄弟為首的遼東流民集團,徐震和他手下的衛所軍丁,柳鵬那個“龍聯辦”的大部分人馬也在龍口常駐。
這隻是年前的景象,等過了年,縣裏有名的店鋪、商家紛紛都在龍口這塊有著無限可能的土地上開了分號,安徽會館早早地通過吳孟輝的關係在龍口圈好了一塊地,一些心思活絡的人紛紛考慮在龍口開港的問題。
憑他們手上的本錢,哪怕再攢上幾年,也沒法在縣城開上一家自己的店,但是手上這點錢,在縣城連半家店都開不了,在龍口這地方卻夠開了兩家店了,而且龍口現在客源多店鋪少,競爭並不激烈,正是進入占位的最好機會。
有些人決定博一把,有些人猶豫了,但是他們很快後悔了,因為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黃知府在元霄節後正式嚴飭禁海,不許登州府有尺帆片板出海。
為此蓬萊水城把能出海的船舶都鎖了起來,除了水師的幾艘船隻尚能出海巡邏之外,現在蓬萊水城可以說是成了海上的一片荒漠,根據黃知府的命令,登州府的一切公私港口,甚至包括那些地下運作的私港都被強行關閉。
黃知府手上恰恰有一份登州府的港口名單,他就是按圖索驥命令下麵的文武官員一個個殺過去強行封港,隻是大明政府的效率從來是以年來計算,龍口港並不在這個名單之上,自然極其幸運逃過了一劫。
隻有龍口港幾乎是僅有的幸運兒,大家原本以為黃知府隻能關掉官府管轄的那些港口,自明初以來,衛所都是獨立於行政係統之外,黃河寨這樣處於衛所管理下的港口,雖然運營會受到很大限製,甚至可能要關閉一段時間,但黃知府終究是鞭長莫及,黃河寨在大多數時期都會維持正常運作。
隻是現實卻無情地教育抱著僥幸心理的多數人,而黃知府卻在無意成了弄潮兒。
原來萬曆四十年十二月初一日,兵部上了一個請嚴海禁的題奏,說“販海之禁,屢經申飭,不意仍有人公行無忌。查其盤驗,雖非通倭之貨,但脫逃可疑,應行原籍衙門拘審。並通行所屬沿海軍衛、有司禁戢軍民,不許私出大洋,興販通倭,致啟釁端”,萬曆皇帝從其議,並命令頒行天下。
這道詔書抵達登州的時候,恰恰趕上黃知府出手嚴查海禁,因為跟朝廷保持了高度一致,黃知府一時間行情看好,公認可以大器晚成,以後還有作一任巡撫、總督的可能,說不定還能入京甚至入閣拜相。
隻是黃知府既然成了弄潮兒,這次禁海的力度之強就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之外,不僅僅是登州府嚴查禁海,萊州府、青州府也隻能跟風禁海,地方官都覺得跟著大流走應當沒錯,不致於莫名奇妙丟了烏紗帽。
而這禁海之議既然原本兵部提出來的題奏,衛所受到的壓力最大,不管營兵還是衛所,隻要跟海禁稍稍有些關係,現在都被強行關閉了,而柳鵬的龍口港幾乎成了僅存的幸運兒。
因此從元霄開始,雖然遼海上的貿易規模大大縮減,但是龍口港就沒停止過忙碌,最多的時候有二十多艘船舶同時停泊在龍口港之中上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