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分心(2 / 2)

但不管收不收莊票,縣裏往上解納的時候都喜歡把莊票拿出來湊數,這個時候柳鵬掌握和豐倉的優勢就顯露出來了。

若是換一個位置,莊票的信用肯定就會受到很大衝擊,但是柳鵬現在掌管著和豐倉,在這個問題他是非常用心,隻要拿出莊票,不管是什麼來源,柳鵬一律都認帳。

對於縣裏的糧官、大戶來說,這樣的業務隻要辦過一次,就有一種再也離不開的感覺,過去到和豐倉納糧的時候那是膽戰心驚,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倉官訓斥就不說了,而且倉官還會玩出許多花樣來,明明一石上好的小麥,硬生生被倉官說成五鬥浸過水的陳麥,甚至直接一翻臉不肯收倉。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倉官不肯收倉,百來號人幾百頭騾馬幾百輛大車一天下來人吃馬嚼,不知道要花費多少費用,甚至考慮住在騾馬店裏的各種費用以及糧食暴露在露天之下可能承擔的種種風險,那個時候真是上吊的心都有了。

現在就好了,隻要通過穀家錢莊的關係,人家收取了應收的一點費用之後,甚至連人都不用跑和豐倉,穀家錢莊已經把全套納糧的業務幫你辦好了,隻要簽個字,自己手上的新麥可以作為商品糧就近出售賺到更多的莊票償還給穀家錢莊。

當然,很多人都在看柳鵬的笑話,總覺得柳鵬這麼搞最後肯定是會收不了場,他手上隻有一堆又一堆毫無價值的莊票,和豐倉的米豆實物卻是越來越少,先是在三四月份在市場上高價出售了一批,現在更是收了很多莊票入庫卻沒有真正的錢糧米穀進來。

這麼搞下去,和豐倉內部肯定是庫空如洗,可是每天都有錢糧米豆被起運與支取,而且最終和豐倉隻要有個風吹草動,自然有很多人拿著莊票到穀家錢莊擠兌,他們偷偷笑話柳鵬:“到時候看你怎麼辦!”

隻是他們不但沒看到擠兌的人群,反而看到大家都把穀家錢莊的莊票當作代用貨幣與支付手段來頻繁使用,而且柳鵬在龍口囤積的糧食越來越多,莊票的信用也越來越強。

雖然穀家錢莊隻在府內開了四家分號,很多地方根本沒有穀家錢莊的分號,但既然和豐倉和登州府各地的糧鋪米店都能把莊票當作真正的錢糧米穀來看待,那莊票的信用在大家的心底第一時間就建立起來了。

實在是莊票太好用了,如果用錢,一貫錢差不多有三四斤重,買個小媳婦回家要花十五貫錢,十五貫就是五六十斤重,作為商人,一筆生意幾貫幾十貫絕對不算少見,一想到背著十幾斤、幾十斤甚至上百斤銅錢出門,商人們都覺得頭皮發麻。

如果用銀子來進行支付,同樣是受到成色、重量的影響,大家得反反複複秤來秤去算來算去,即使是幾十年的老商人算起來還是腦子都炸了,最後還是一不小心就要吃了大虧,而且銀子在登州這小地方是個稀罕物事,你願意收銀子,別人卻隻願意拿一串又一串銅錢出來結算,點錢點到自己心都碎了不說很多時候都不知道扛回家來,而現在隻要拿著一張莊票,你就可以走遍整個登州府都不怕。

在這種情況下,商人第一時間就接受了莊票,商人既然接受了莊票的存在,願意把他作為代用貨幣與支付手段來使用,那麼整個登州府的有錢有勢階段也隻能跟著接受了莊票。

而伴隨著新麥的進一步以及大量商品糧不斷在市場上出售,掌握著整個登州府糧食產業的柳鵬第一時間就開始回購小麥,過去登州府的七萬石夏糧冬小麥,有本色也有折色,還有征收的耗米以及形形色色的花頭,說是七萬石,不算折色,實征的本色都在二十萬石以上,但真正落在官府手上的不過是十萬石出頭,現在柳鵬隻需要把這十萬石出頭的本色補齊就行了。

而現在柳鵬掌握著倉庫、金融與糧店與海道,能從各地第一時間以非常合適的價格收購了大量小麥。

而且他不僅僅在登州府內收購夏糧,哪裏價格合適就到哪裏收購,他甚至到南直隸與遼東收購了一批小麥,接著這些小麥通過海路源源不斷地運抵蓬萊水城與龍口,很快把原來庫空如洗的和豐倉充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