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落淚(2 / 2)

隻是不管是莊調之還是莊謙都覺得兩三千石實在太少:“莒州生民數十萬,兩三千石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看來這位馬道台是想我們莒州人活活餓死了!”

“是啊,咱們莒州人也是人啊,馬道台這算計實在太惡毒了!”

而柳鵬也是十分不滿地說道:“是啊,我以為請出了王老巡撫與王老知府,這位馬道台怎麼也要賣我一個麵子,可這是什麼結果!兩三千石,隻有兩三千石,整個青州府有多少生民?”

現在輪到莊氏兄弟心裏沒譜,雖然每一個版本的府誌上對青州人口都有看起來十分詳盡的統計,但是誰都知道官府統計的在籍人口完全統計不靠譜,最多隻有實際人口的一半,搞不好隻有實際人口的三分之一甚至不到三分之一。

這種情況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是一樣,青州府也不例外,哪怕是象莊氏兄弟這樣的縉紳也不搞清楚青州府有多少人口,更搞不清莒州有多少人口,因此莊謙隻能說道:“至少有二百萬生民,若是往高估的話,三百萬生民應當也是有的!”

明代青州府是一個大府,府誌記載的在籍人口就有一百五六十萬,更轄有一州十三縣,論州縣數目幾乎是登萊兩府的總和,畢竟登州府隻轄一州七縣,而萊州府則轄二州五縣,登萊兩府加起來也不過是三州十二縣,而一州十三縣的數字也代表這片土地生存著數百萬生民。

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大明子民,但是這一場天災人禍卻給這些普普通通的大明子民帶來了毀天滅地的打擊,至少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不是餓死就是淪為流民,不計其數的婦女兒童家破人亡後淪為人販子的發財工具,不計其數的悲劇就在這場土地不斷上演。

柳鵬當即長歎了一聲:“青州一府,生民數百萬,馬道台隻答應我們接濟兩三千石糧食,我都不知道他這個進士是怎麼考出來……”

說到這,柳鵬都說得動情,不知不覺間他的淚花就下來了:“他的文章是怎麼讀出來,他的進士是怎麼考出來的!”

這位馬道台讀的是聖賢書,平時說出口的是道德文章,現在事情做得是滴水不漏,但越是如此越是讓柳鵬覺得他可恨至極,現在柳鵬終於知道什麼是人吃人的舊社會了!

平時的柳鵬可沒有這麼容易動情,隻是一想到青州府現在發生的一切,還有剛剛看到的救急文書,柳鵬的淚花就不知不覺落了下來,反倒是莊謙好言相勸:“柳少的一片苦心青州子民永世不忘,到現在這個地步,我現在就去見一見這位馬老爺,看看他還有什麼話可說!”

柳鵬倒是擦去了淚花,他說道:“莊謙兄不必過於激動了,稍等一兩日等青州府的縉紳都到了,大家再一起過去跟馬道台陳情,他是分巡海右道,登萊青三府都是他的轄地,青州人既然是他轄下的生民,他總不能看著青州人全部餓死吧!”

莊謙也明白過來了:“柳少放心,我們一起過去哭秦廷,哪怕這位馬道台是鐵石心腸,也會說得他回頭轉意。”

這一回青州府過來哭秦廷的縉紳可不在少數,除了益都縣的鍾羽正與諸城丁家之外,莒州下轄的沂水、日照也來了幾位縉紳,除此還有聽到風聲趕過來的幾位其它州縣縉紳,而這二十多位縉紳一見到馬道台就給馬杜恭跪下來了:“求道台開恩,請道台開恩!”

馬杜恭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但是他還是為這個陣容給驚呆了,這位柳鵬柳大少果然稱得上手眼通天,居然一口氣請來了二十多位縉紳,而且這二十名縉紳都是青州府的頭麵人物,隨便得罪一個都有大麻煩,何況是一口氣來了二十多位。

雖然馬杜恭現在是道臣,可以“風聞奏事”甚至可以自由心證,但他終究是個凡人,跟這麼多青州府的頭麵縉紳對著幹即使不身敗名裂,但也會臭名遠揚。

到時候誰都知道他跟衡王府、德王府穿一條褲子,眼睜睜看著至少幾十萬青州生民餓死,這個名氣一傳出去,馬杜恭這輩子也就是個按察僉事,連按察副使升不上去了,因此他趕緊說道:“諸位父老請起,諸位父老趕緊起來,既然諸位父老用心如此良苦,那不管有什麼事,我馬某人都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