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甲兵逾萬(2 / 2)

何況現在皇太極與何和禮固然是把自己的私兵部曲以及白甲兵、內牛錄都拉到了金州來,但是正白旗整體卻隻出動一半兵力而已,雖然還有從皇太極那借來的一千五六百名甲兵可以用來壓軸,但這一役的女真兵至多就是四千人罷了。

剩下的這六千人就是漢兵、朝鮮兵、蒙古馬隊混編起來的部隊,正如何和禮所擔心的那樣,雖然隻允許大金國隻允許有漢兵而不允許有漢軍的存在,但是為了對付龍口軍的不斷襲擾,現在金州城下的漢兵總數甚至超過了女真兵。

雖然何和禮和皇太極用了很多手段來割裂這些漢軍團體的關係,但是漢軍發展的勢頭仍然是無法遏製。

至於其餘的朝鮮兵、蒙古兵數量也不在少數,所以何和禮敢於誇耀“將士逾萬”,而皇太極倒是十分謙虛地表示:“將士逾萬是誇張了些,也就是九千出頭,如果要逾萬的話,得讓旗下寄養的包衣們披甲上陣才行!”

這就是這支金軍的真正實力了,他們麵前的隻有兩個老的昌邑營、星辰營,以及四個編成時間隻有幾個月沒有多少老骨幹的守備大隊而已,所以何和禮信心滿滿地說道:“九千就九千,反正這旅順堡已經是我們碗裏的肉,要不要讓旗下寄養的包衣阿哈們披甲上陣。”

女真每個牛錄都有一些不在編製之內的包衣阿哈,這些人平時被禁止披甲,隻有到戰鬥才緊急的時候才允許臨時披甲上陣廝殺,而作為回報披甲上陣之後他們不再是奴隸,而是正式編入牛錄,成為一員八旗兵丁。

隻是過去這些包衣阿哈要在戰局最緊急的關頭才有披甲上陣的機會,而現在戰鬥還沒有開始打響,何和禮已經讓他們披甲上陣,當然他們並不是真要披甲上陣,而是準備充當督戰隊驅趕漢軍炮灰去填南山的壕溝。

隻是皇太極的想法卻不一樣,他當即說道:“現在還不是時候,現在讓這些賤種抬旗的話,真正決一勝負的時候怎麼辦,有誰替咱們拚命,漢人的事讓漢人去辦,督戰的事情由鄭關濤來辦。”

“鄭關濤?”

何和禮對這個金州的漢兵總領印象很深,知道他現在手上有過百漢兵,算得上是真正的實力派,而且跟柳鵬有著血海深仇,但問題是讓鄭關濤去督戰,這事到底靠譜不靠譜:“讓他去?”

“對,讓他去,反正壞人讓這小子來當,我們不必出麵,死傷多少漢兵都跟咱們沒關係,都是鄭關濤這個折騰出來的事情,如果漢官漢兵受不了的話,可以宰了這小子安撫漢兵之心。”

皇太極三言兩語就把謀劃說清楚,雖然要借著旅順之戰的機會消滅一批漢兵,甚至解決一批尾大不掉的漢官,但是這個惡人不能由女真貴族來當,而是交由鄭關濤這個漢人來擔當總督戰官。

鄭關濤督戰不力,到時候皇太極肯定拿他祭旗,鄭關濤督戰太力,漢官漢兵死傷無數,到時候漢官漢兵如果鬧得太厲害,皇太極也能拿他來祭旗。

而何和禮覺得皇太極的安排天衣無縫,雖然鄭關濤對他十分恭喜,但問題在於鄭關濤對他再恭敬,終究也是一個漢人,而且他在漢官漢兵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很多時候是何和禮為了大金國被迫當起了惡人,而鄭關濤在背後跟漢人串聯當起了漢人來,這種風氣絕對不行:“就讓鄭關濤總領漢兵,到時候他若是督戰不力,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原來皇太極與何和禮都擔心鄭關濤督戰不力,因此皇太極甚至派了一個牛錄章京帶著幾十名甲兵跟在鄭關濤身邊,但是他們很快就對鄭關濤刮目相看。

對付漢人就是要用漢人來收拾他們,這鄭關濤雖然是一個漢官,但是對付起漢兵來他真是不遺餘力,女真人跟他相比根本就是望塵莫及。

攻擊南山的第一天,鄭關濤使足了全身解數,又讓女真軍在後壓陣,槍炮齊鳴,步騎並進,硬生生在南山的山腳下占據了一小塊前進陣地,但也讓漢兵付出近百人的傷亡。

皇太極與何和禮都擔心這麼大的傷亡之後,漢兵肯定會支撐不住停止進攻,但事實證明他們錯得離譜。

這鄭關濤替女真人賣命那真是使足了九牛二虎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