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十幾萬,據說隻要德川家光將軍下了決心,就是二十萬大兵都可以調得出來!”
“不管十萬、二十萬,反正海北鎮肯定是往琉球國調兵,就是不知道要調多少兵力?”
而最上麵的努爾哈赤當即喜洋洋地說道自己的情報:“海北賊要往琉球調兩個步兵團,總共三千人!”
對於海北軍來說,三千人已經是很大的兵力,因此努爾哈赤這話一出,那下麵嶽托已經問道:“大汗,海北賊真往琉球調了三千人?”
努爾哈赤信心十足地說道:“絕對是有三千人,即使沒有三千人,兩千人也是有的,更重要的海北賊在琉球國隻是調兵而已,在曹濮兩州恐怕是要真刀真槍幹一架了!”
兩三千人的兵力轉移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情報,但是在場的女真貝勒、台吉都很清楚,現在德川幕府隻是給海北軍發了一封極其強硬的戰書,但是他們並沒有真正做好出兵琉球與海北軍大戰的準備。
畢竟從大阪城之戰結束以後,整個日本國已經是好些年不曾用兵了,如果真要用兵的話,恐怕德川幕府費盡多年心力建立起來的和平體製就被徹底破壞,現在想要打回琉球國的日本大名隻有島津氏而已,海北軍即使出兵琉球國,跟倭寇之間也是靜坐戰爭而已。
而在曹濮之間發生的戰事卻是實實在在地損耗海北鎮的實力,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傷亡,因此皇太極第一個問道:“怎麼讓劉興祚也跟著一並摻合進去!”
雖然在場的這些女真貴族對於這次曹濮之戰寄以厚望,但是他們也知道光靠一群流賊土寇恐怕不能成事,最關鍵的問題是怎麼把徐州方麵的劉興祚拖下水去。
據說現在的劉興祚已經擁兵五千有餘,而且戰馬、鎧甲、兵器火器一應俱全,而且大部都是舊關寧軍,這些舊關寧軍不是大金兵的對手,但是對付海北賊卻應該有一套才對。
因此女真貴族明明知道劉興祚進入徐淮才一年時間,如果再給他一年半載的發展時間,會對海北鎮造成更嚴重的威脅,但是他們仍然想要殺雞取卵,讓劉興祚現在就跟海北軍來一場大戰。
而皇太極問出這個問題之後,那邊阿敏就大笑起來:“真沒想到劉興祚居然還會有這樣的作用啊,不過這樣也好,他那七百漢兵在我們這邊也發揮不出這樣的作用,現在若是能拖住海北軍的後腿,就是堪比開國之功!”
而努爾哈赤當即說道:“我已經讓王可就過去策動這件事,即使不能策動劉興祚,咱們也要下定決心把整個遼西拿下來,最好能一口氣攻破山海關!”
現在留給努爾哈赤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因此努爾哈赤也變得越發急迫起來,總想一戰徹底奠定勝局,雖然他知道即使攻破了山海關,但是也很難一鼓作氣殺到北京城下,但是對於努爾哈赤來說,他想在在自己活著的時間替兒孫掃除一切後患。
當然,柳鵬與海北鎮這個致命的後患隻能留給兒孫們,但是他總看不起明國的文武官員,總覺得以自己一人之力就能一路殺進北京城!
畢竟現在關寧軍已經是一片混亂,或許一路潰敗風聲鶴唳的關寧軍會替大金兵掃清前進路上的一切阻礙,就象這次柳河之戰會有如此戲劇性的驚人變化,如果不是親曆其事,連努爾哈赤都不相信十三萬關寧軍竟是如此不堪一擊。
而下麵的皇太極十分機靈地問道:“父汗,那我們什麼時候出兵?”
努爾哈赤當即答道:“海北軍這兩個步兵團登船啟程之時!”
努爾哈赤的回答與柳鵬意料之中的答案差不多,但是關注這兩個步兵團動向的人並不僅僅於局限建奴,現在鄭江又派人催促道:“趕緊打聽清楚,建奴什麼時候渡河東進,還有這兩個團的海北賊什麼時候登船啟程?”
作為濮州流賊的大頭目,鄭江覺得自己才掌握住海北軍的全部動向才能下定最後的決心,隻是他旁邊的鄭海卻是冷笑了一聲:“現在曹州可不是以前的曹州,我聽說姚曉方手上至少有千把人,而且丁宮那狗官已經給姚曉方派去一個營的援兵!”
“哪有一個營,就半個營,嚴格來說是半個營都不到,總共才兩百人而已!”
說這話是聞香教的少教主王可就,他手舞足蹈地說道:“何況兩位將軍是準備到運河上做筆大買賣,與曹州沒有多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