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明日複遼(2 / 2)

但是袁崇煥卻是搖了搖頭說道:“我什麼時候說要發賣陳糧,我是覺得這些陳糧在咱們遼東是沒有什麼用處……”

聽到這馬世龍與滿桂這兩位大將都風中淩亂了,怎麼能說這些陳糧在遼東是沒有什麼用處,遼東不知道有多少軍民連陳糧都吃不上,何況這可是近萬石陳糧,這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隻是袁巡撫既然有這樣的說法,這兩位關寧軍的大將當即表示讚同:“撫院大人說得極好,撫院大人說得太好了!”

而袁崇煥看到他們並不反對自己處置這批陳糧當即繼續說道:“我聽說劉興祚的遼東子弟在徐州過得十分窘迫,而且有人故意打壓劉總兵,讓他困頓於徐淮之間,我有點看不下去了,劉總兵複州起義,有大功於國啊!”

聽到這滿桂與馬世龍這明白過來了,原來袁撫院並不是準備撈錢,而是準備用這批陳糧扶植徐州的劉興祚。

那麼他們倆一百個讚成,誰都知道劉興祚崛起最大的獲益者就是關寧軍。

關寧軍與海北軍這些年一直是競爭關係,不管是哪個方麵雙方都可以用有你就沒我來形容,因此遼東經略名義是兼管登萊,但是實際上關寧與登萊卻是事事跳反調,很多時候還相互給對方挖坑。

隻是在孫承宗與高第時代,關寧軍由於戰績的關係處於被動防守的局麵,而現在袁崇煥已經決心主動出擊,果斷扶植徐淮的劉興祚在海北軍身後給柳鵬搗亂。

因此馬世龍立即說道:“我聽說兗西道曹文衡膽識過人,屢次痛斥並重創流賊……”

當然誰都知道馬世龍口中的流賊不是別人,正是海北賊,隻是袁崇煥卻是搖了搖頭說道:“曹道台確實是人才難得,但是現在他在東昌府支撐不住,已經升職去了廣東當按察使,而且曹道台苦心練出的千名新軍也在北撤途中遇匪重創,平安撤到濟南府的餘部不過三百餘人!”

馬世龍這才明白袁崇煥為什麼一門心思要扶植劉興祚,除了劉興祚同是遼東人跟關寧軍有這麼一段香火情之外,恐怕也是無人可用,隻是他卻是想到了什麼:“曹道台既然升任廣東按察使,那裏正是撫院大人的家鄉,自然可以大有作為!”

“對,可以大有作為!”

袁崇煥的臉上盡是興奮之情:“這件事就是曹僉憲的主意,隻是我覺得一萬石陳糧可能還不夠吧!”

對於其它方麵來說,一萬石陳糧已經是相當驚人的資源了,但是對於堪稱龐然大人物海北鎮來說,一萬石陳糧根本不算什麼,因此滿桂當即說道:“咱們倉庫裏用不著的刀槍盾甲還有淘汰下來的槍炮火器,都可以轉送給劉興祚!”

關寧軍可以說是得到優先補給的一支部隊,因此倉庫裏囤積的資源可以說是不計其數,很多時候他們已經淘汰與封存的刀槍盾甲、槍炮火器,在其它軍鎮還是利器。

而劉興祚若是能得到這麼一批軍械上的補給,自然是好處無窮,因此那邊馬世龍也讚同這個意見:“不僅僅是刀槍盾甲槍炮火器,其它用不著的庫存都可以接濟劉興祚,就是銀錢這方麵上……”

說到馬世龍也糾結起來,雖然關寧軍是大明最優先最重點的補給單位,但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向劉興祚輸運一些用不著的庫存武器、物資牽製海北賊,他們自然是心甘情願,但是讓他們把真金白銀拿給劉興祚,他們又一百個不願意。

而袁崇煥則是笑了起來:“我已經想好了,送他們白銀五百兩,錢一千貫,但是咱們隻給這麼多了,他們若是還想要更多的話,隻管到北麵去搶!”

聽到袁崇煥這麼說,馬世龍與滿桂都覺得這辦法萬無一失,馬世龍過去跟袁崇煥之間有過一些小過解,現在新任巡撫上任正是他用心的最佳機會:“撫院大人這辦法著實用心良苦,劉興祚在複州舉義,有大功於國,咱們既不能虧待了他,又不能讓他躺在功勞薄上混吃混喝,隻要劉興祚肯用心的話,這遼東的局麵就可以穩若泰山了!”

隻是袁崇煥卻是搖了搖頭說道:“現在遼東的局麵怎麼也說不上穩若泰山,想要駕馭蒙古、建奴、海北鎮、東江鎮非得我袁某人出馬不可,隻要我袁崇煥一展抱負,三五年內必能盡複遼東!”

說到這,袁崇煥的雄心壯誌已經是氣衝山河,他覺得明日他就能帶兵直驅遼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