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兩個營,隻要海北賊肯下決心,絕對有一個加強團的兵力!”
代善這些年吃海北鎮水上突襲的虧吃得太多了,因此對於江縱雲的底細了如指掌:“甚至可能是兩個加強團!”
那邊阿敏雖然是興致衝衝,一聽到兩個加強團的海北軍就開始打退堂鼓:“海北鎮介入朝鮮是一個大問題,咱們一定要有所防備才行,一切都要有備無患!”
而代善則是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擔憂:“海北賊介入朝鮮實際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萬一他們在遼南對海蓋或者鎮江發動攻勢,那就是大麻煩了!”
現在遼南的海州、蓋州與鎮江都是兩紅旗的防區,對於這件事代善可以說是悔青了腸子,他沒想到自己跳進這個火坑以後怎麼跳不出來,誰不願意接這個爛攤子。
這些年海北軍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然是兩紅旗吃虧最大,而現在大金如果進攻朝鮮的話,海北軍肯定會對遼南發動牽製攻勢。
這已經是數年以來的慣例,現在誰都清楚遼南就是大金國的軟肋,包括皇太極的大金國高層不止起過徹底放棄海蓋退守遼陽一線的想法,到時候大金國就能充分發揮騎兵上的絕對優勢。
但是他們很快就重新認識到海北軍光是控製著金州衛與複州衛已經是建奴的頭號大敵,如果讓他們再完整地控製住海州與蓋州,那麼海北軍就是大金國無法對抗的敵手。
畢竟與普通的敵人不同,海北軍不缺人口不缺兵力不缺彈藥,幾乎什麼都不缺,現在限製他們發展隻有有限的土地而已,因此海州、蓋州絕對不能棄守。
隻是海蓋既然不能棄守,那麼代善兩紅旗自然隻能吃盡了苦頭,連代善都不知道這些年來兩紅旗有多少牛錄被海北軍殲滅或是遭受殲滅性打擊,雖然沒有具體數字,但是代善估計著至少有三十個牛錄。
或者說兩紅旗有一半的牛錄被海北軍殲滅或承受殲滅性打擊,本來代善的兩紅旗是整個八旗首屈一指的強大存在,但是現在的兩紅旗真正實力都已經接近皇太旗自領的原兩白旗。
在這種情況下,代善覺得征伐朝鮮是一個絕對錯誤的選擇,但是皇太極卻有著自己的說法:“不必擔心海北賊進犯海蓋或是鎮江,阿敏貝勒放手東征,而我會率兩黃旗全部南下海蓋,與大貝勒一起作戰!”
皇太極口中所說的兩黃旗,實際就是皇太極原有的兩白旗所部。
雖然皇太極已經即位,甚至一度準備逼死舊兩黃旗諸位小貝勒背後的阿巴亥大妃,但他還沒辦法把兩黃旗這六七十個牛錄吃下去,結果在諸位貝勒的壓力之下,皇太極隻能采取一種掩耳盜鈴的策略,那就是將兩白旗與兩黃旗互換番號。
現在的兩白旗實際就是當初努爾哈赤親領的兩黃旗,實力極強,而現在的兩黃旗卻是皇太極當初控製的兩白旗,實力幾乎是諸固山最弱的存在,更不要提當初還被海北軍多次重創。
還好這些年代善接下了駐防海蓋的使命,各個牛錄屢屢遭受海北軍的殲滅與殲滅性打擊,雖然努爾哈赤與代善都千方百計恢複兩紅旗的實力並優先補充兩紅旗,但是就真實實力而言,兩紅旗可能還不如兩白旗。
畢竟這幾年離開遼南戰場之後,兩白旗的實力恢複得很快,甚至已經超過了曆史上的最頂峰。
在聽說皇太極願意統領新兩黃旗到海蓋參戰之後,代善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他覺得兩黃旗加上兩白旗合流,怎麼也有上百個牛錄,海北軍又要分兵牽製朝鮮,應當能應付過來:“那父汗當初留下來的白甲兵與內牛錄、內管領也要一並帶過來!”
努爾哈赤雖然把舊兩黃旗的外牛錄都分給了幾個幼子,但是他私人所有的白甲兵、內牛錄、內管領還有一部分私人包有的包衣阿哈卻是留給了皇太極,這些私有財產總共有十幾個牛錄的規模,可以說是皇太極繼承汗位的最大收獲。
而代善擔心皇太極保存實力,所以一定要求他把這些私兵都帶到遼南來,而皇太極當即答應了下來:“大貝勒,我既然親征海蓋,還留這些東西幹什麼!”
他繼續對代善說道:“實際海北賊進犯海蓋沒有什麼可怕的,如果柳鵬親自進攻海蓋,那更說海北賊不足為患,我現在擔心的是柳小魔親會征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