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位完顏阿巴亥可是努爾哈赤的大福晉,放在大金國也算得數得著的大人物,結果卻是出奔海北成了柳鵬的一個妾室,而且天下間隻有海北鎮才敢收容阿巴亥大福晉,柳鵬就是要通過這個簡單粗暴的事實讓朝鮮君臣明白當今之世海北鎮是唯一能對抗大金國的存在。
事實上,朝鮮君臣還真不敢相信這個事實,他們不但反複確認了幾回,還派了幾位親自晉見過努爾哈赤與阿巴亥大福晉的使者再次過來確認,最終確認柳鵬身邊的這位完顏阿巴亥不是別人,正是傳說中的阿巴亥大妃。
阿巴亥大妃尚且隻能成為柳督撫的妾室,何況是朝鮮小邦,所以朝鮮君臣本著事大主義的原則,把姿態擺得很正。
但是對於跟隨著努爾哈赤處理過大金無數國事的阿巴亥大妃來說,柳鵬在朝鮮的所作所為太溫柔了,她直接地說道:“我聽說漢人有一句話,叫恩威並施,但是海北鎮今日在朝鮮所作所為,隻有恩義並無威權啊……”
她說著眼前朝鮮國內的種種事實:“現在朝鮮官民雖然對海北鎮感激不盡,但是我覺得他們並不畏懼海北鎮,畢竟很多朝鮮官員打著替海北軍征發的名義撈足撈夠了,可是海北鎮卻對這些官員毫無辦法……”
隻是聽到完顏阿巴亥這麼說,柳鵬卻是第一時間笑了起來:“那是我故意安排下去的,你真以為朝鮮官府不從中克扣,他們就能成我們海北軍要求的征發任務嗎?”
能不能完成征發任務,或者說就地征發會不會引發民怨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有些時候是主觀問題,有些時候是客觀問題,但不管是海北鎮自己出麵征發或是通過朝鮮地方官府進行征發,因為海北軍的規模與需求數量,肯定會引發地方動蕩與價格上漲。
既然海北軍的征發肯定引發許多波瀾,那麼海北軍卻決定寬待將士,盡可能提升征發數量,讓征發任務變得非常難以完成,也讓朝鮮官員有機會在其中上下其手。
所以海北鎮才會采取現在的這種方法,一方麵施以恩義,另一方麵卻把所有的黑鍋交給朝鮮地方官府來背,柳鵬繼續說道:“再說了,現在初入朝鮮,未經一戰,怎麼殺人立威?而且我們又不知道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誰又是我們爭取的對象……”
柳鵬的聲音帶著無限殺意:“怎麼也有一場輝煌的勝利之後,才能摘下幾百顆人頭慢慢立威!”
現在完顏阿巴亥算是明白柳鵬的用意了,海北鎮看起來隻施恩義卻不準備立威,但實際卻是欲擒故縱,等著時機成熟了再興大獄,而且柳鵬的胃口比完顏阿巴亥想象中要大得多,準備一口氣“摘下幾百顆人頭”。
這“摘下幾百顆” 自然不是朝鮮國中的阿貓阿狗,而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頭麵人物以至極有權勢的地方大員,幹掉這麼一批頭麵人物等於重建了地方上的秩序。
而且到時候柳鵬肯定是準備借刀殺人,自己不出麵讓朝鮮方麵去幹這髒活,海北鎮隻是需要羅列出一個名單就夠了,背黑鍋的隻能是平壤的朝鮮君臣。
難怪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或是大金國的其它貝勒台吉都說這位柳督撫最擅長翻雲覆雨,總是在不動聲色間致對方於死地,有些時候大金兵覺得自己馬上就要大獲全勝了卻被海北軍在背後捅了刀子打翻在身沒有任何還手的機會,而這次親征朝鮮同樣是柳鵬的慣用手法。
以朝鮮國的事大主義,恐怕到時候海北軍隻是提出一個大致的名單,朝鮮國會主動擴大整肅的規模。
到時候被殺被關者恐怕決不止千人,自然會有很多地方上的大家族與頭麵人物向海北鎮靠攏,到時候海北鎮甚至可以在借刀殺人之後再出手救人,這些被海北軍救下的頭麵人物肯定會成成海北軍最堅定的支持者。。
這真是一石數鳥之策,提議殺人的是柳鵬與海北鎮,主張刀下留人的也是柳鵬,說不定到時候殺人之後提議平反的還是海北鎮與柳鵬。
而且有了這麼一段緩衝時間,完顏阿巴亥覺得海北鎮能區別這些朝鮮地方官員的具體立場,誰願意跟海北軍配合,誰對海北軍的要求百般推托,誰能是能員,誰是庸官,誰又是官清如水,誰擅長,可以有選擇性地殺人與救人。
這果然是好算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