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意外(2 / 2)

當然跟後金軍相比,那支明軍的軍紀還算不壞,但是沒有對比並沒有傷害,眼下這支海北軍確實是真正的仁義之師、王者之師。

正是他們良好的軍紀,才讓殘存的原州軍民自願多組織了好幾支義兵跟著他們協同作戰,而且大家也有信心不但拿回原州,而且還要守住原州,甚至向北進攻收複更多的城池。

隻是這次原州之戰的主將白曉風卻是不這麼樂觀,他覺得自己根本沒有把握守住原州,雖然霍虯第一時間就答應給他派來了一個半連的援兵,但是白曉風手上的總兵力加起來不過千人,而且這裏的海北軍最多隻有四百人而已,而且這四百人的海北軍之中還有很多朝鮮新兵。

最近這段時間海北軍雖然是穩紮穩打,徐徐推進,但是包括柳鵬在內的海北軍高層也並沒有閑著,而是做了一連串的大動作,其中最大的動作就是在海北軍內部編入了相當數量的朝鮮義兵,隻是為了與那些自發組織起義的義兵有所區別,海北軍將他們稱為“義勇”。

海北軍的每個步兵營都配備了一個義勇中隊,這個義勇中隊雖然是連級單位,但是實際兵力不過四五十人,隻是相當於海北軍的一個加強排而已,除此之外,海北軍的每個步兵連都加強了一二十名朝鮮義勇,正是這些朝鮮義勇的編入大大充實了海北軍的實力。

白曉風最初覺得這些義勇根本無足輕重,畢竟他們幾乎都是新征召的新兵。

但是這次原州戰鬥卻是讓他認識到經過海北軍訓練的朝鮮義勇與普通的朝鮮義兵之間完全是兩回事,雖然他訓練這些朝鮮義勇的時間不過是十多天,就是訓練時間最久的朝鮮義勇也不到一個月。

但是光是與海北軍的配合程度就沒法比,義勇與義兵之間就完全是兩回事,更不要說義勇還有許許多多戰鬥力上的明顯提升,但最大問題就是,現在白曉風手上不但沒有多少海北軍的老兵,而且連朝鮮義勇都隻有不到一百人而已。

至於普通的原州義兵,雖然白曉風對他們有著相當不錯的評價,能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的都能稱上中流砥柱,但問題在於他們隻是一群勇敢的烏合之眾而已,至少要有十天半月的集訓才能派上用場,而且他們中的很多人都不願意接受白曉風的調度。

而現在建奴雖然是倉促退出了原州,但是白曉風卻知道他當麵的建奴至少有近萬兵力,而且隻要這批建奴肯下本錢,他們甚至能動員出上萬兵力,在這種情況下,白曉風別說是繼續追擊,就是守住原州也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

在這種情況下,白曉風必須加速下一步行動,他馬上說道:“告訴團長,一個半連遠遠不夠,我需要整個黑旗團增援,隻有黑旗團主力上來了,我們才有希望守住原州”

而對於白曉風的請求,霍虯也有了決心:“沒錯,一定要我們黑旗團全團上去才行!”

他知道自己這個黑旗團已經成了建奴狩獵的重點目標,但是在最近一段時間的調整之中,黑旗團由於編入了大量的朝鮮義勇,總兵力已經超過了兩千五百人,這讓他變得信心十足。

而且原州的城牆雖然被建奴拆毀,但是偵察支隊出動太快,現在原州囤積著海量物資,正適合海北軍長期防禦之用。

如果說向鑲藍旗發起進攻,霍虯覺得自己沒多底氣的話,那麼論到防禦戰鬥,海北軍的每一名團級軍官都是大師級的人物,而他霍虯更是堪稱大師中的大師,隻要依托原州城,別說是上萬建奴,就是皇太極親征,霍虯也有守住原州城的決心。

一想到這一點,霍虯就想到了另一個問題:“現在的問題是怎麼把團主力轉移到原州城去!”

原州城的兵力實在太單薄,現在守備基幹隻有一個第二連而已,雖然他已經派去了一個半連,但是即使這支援兵即使能與偵察支隊會合,兵力仍然是稍顯不足,隻有黑旗團主力平安抵達原州,霍虯才能穩操勝券。

霍虯總覺得在建奴肯定是想在自己向原州轉移的過程之中以雷霆之勢重創黑旗團,畢竟隻要進入原州城,一切都不是什麼問題!

可是霍虯沒想到接下去的一切行動都是順風順水,雖然有過幾次小規模戰鬥接觸,黑旗團平平安安地進入了原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