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息幹戈,妙提難題巧誡人在雙方激烈的爭辯中,占理的一方如果認為說理已無法消除歧見,不妨采取一種“外強中幹”的警示性語言中止爭論,將一個兩難選擇擺在對方麵前,就能收到警心誡人、平息幹戈的效果。
生物學家巴斯德,一次在實驗室工作時,一個男子突然躥進來,指責他誘騙了自己的老婆。
爭論中對方提出決鬥。清白無辜的巴斯德,完全可以將對方趕出門去,或者奮起決鬥,但是那樣並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會造成兩敗俱傷的惡果。這時候巴斯德沉著地說:“我是無辜的……如果你非要決鬥,我就有權選擇武器。”對方同意了。巴斯德指著麵前的兩隻燒杯說:“你看這兩隻燒杯,一隻有天花病毒,一隻是淨水。你先選擇一杯喝掉,我再喝餘下的一杯,這該可以了吧?”那男子一下子怔住了,陷於難解的死結麵前,隻得停止爭論與挑戰,尷尬地退出了實驗室。
正是巴斯德提出的綿裏帶刺的難題,才使決鬥告吹,幹戈止息。
(2)化窘迫,類比影射巧暗示一般說來,爭辯中占有明顯優勢的一方,千萬別把話說得過死過硬,即使對方全錯,也最好以雙關影射之言,迫使對方認錯道歉,從而體麵地結束無益的爭論。
一位顧客在一家餐館吃飯,發現湯裏有隻蒼蠅,不由得大動肝火。他先質問服務員,對方全然不理。他找到餐館老板,抗議道:“這一碗湯,究竟是給蒼蠅的還是給我的,請解釋。”那老板隻顧訓服務員,卻不理睬他的抗議。他隻得暗示老板:“對不起,請您告訴我,我該怎樣對這隻蒼蠅的侵權行為進行起訴呢?”老板這才忙換來一碗湯,並謙恭地說:“你是我們這裏最尊貴的客人!”
顯然,這個顧客雖理占上風,卻沒有對老板糾纏不休,而是借用所謂蒼蠅侵權的類比之言暗示對方:“隻要有所道歉,我就饒恕你。”這樣,自然就十分幽默風趣又十分得體地化解了雙方的窘迫。
(3)平怨氣,以柔克剛巧警心爭論中得勢的一方,欲以理服人,一方麵需要據理力爭,同時也需要智取。其中,以柔克剛的語言常常能使對方陷入碰軟釘子的境地,不失為一種結束爭論的有效手段。
有一對夫妻,丈夫趁妻子回娘家之際,邀請自己的哥兒們在家吃喝玩樂,弄得杯盤狼藉,全都醉倒在床上。妻子回來後,見此狀立即拿出主婦的威風,大喊:“都給我起來!”自然,丈夫的哥兒們前腳一走,後腳便是夫妻間的“內戰”爆發。兩人針鋒相對,寸步不讓,爭吵得十分激烈。丈夫怒不可遏,高高地舉起一隻手,正欲打下去,那妻子卻突然笑道:“好,好,沒想到你還真進入角色了……你打吧,這一巴掌打下去,你會後悔一輩子的!”說也奇怪,此言一出,丈夫那高舉的手掌便悄然收回,一場衝天怒氣也化為烏有了。
妻子的話不軟不硬,卻頗具警心的威懾力--哀怨也有,憤怒也有,警示也有,仿佛滅火器一般,化解了無理一方的怨氣與衝動。
(4)搭台階,“你好我好”巧圓場生活中,有些人特別固執己見,常為些小事同別人爭論,且火藥味濃烈。這時,有理的一方應有饒人的雅量,可以一麵解釋一麵折衷調和,最好使用不帶刺激性的“各打五十大板”或者“你好我好”的語言,避免衝突擴大。
有位先生上嶽父家吃飯,進餐時翁婿兩人聊起了一條高速公路的修建問題。那先生強調:公路的進度一再推遲,是有關方麵的一個嚴重錯誤;而嶽父則不同意,認為公路本來就不該興建。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漸趨激烈。那位泰山大人把問題扯到“年輕人自私心重,沒有環保意識”上麵,顯然是在批評那先生。那先生怕再爭論下去傷和氣,便開始緩和下來,婉轉地說:“可能我們的看法永遠也不會合轍,可是,那沒有什麼。也許我們都是對的,也許我們都是錯的,這也是未可知的事。”
一席話,不僅給自己搭了台階,也給對方打了圓場,避免了雙方爭論不休、矛盾擴大,影響感情。試想,如果那先生意氣用事與嶽父爭論下去,結果會如何呢?很可能惹火老嶽父,被臭罵一頓。
(5)息怒火,誠懇解釋巧勸慰人和人之間相互發火,不少是因為互不了解、有失溝通造成的。這時,得理的一方最好是多加解釋、設法溝通或者道歉、勸慰,與對方達成諒解或共識。
一家醫院裏,病人擠滿了候診室,一個病人排在隊伍中,將手上的報紙都看完了也沒有挪動一步。於是他怒火萬丈,敲著值班室的窗戶對值班人員大喊:“你們這是什麼醫院?這麼多人排隊你們看不見嗎?為什麼不想辦法解決?我下午還有急事呢!”值班員麵對病人的怒火,耐心解釋說:“很抱歉,讓你等了這麼久。是這樣的,醫生去手術室了,搶救一個危重病人,一時脫不了身。我再打電話問問,看看他還要多久才能出來。謝謝你的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