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婆婆,奧丁,波賽東等九個真正領導人物,和兩萬“衛”級帕布魯星戰士被林樹接應著離開後,剩下那些數量龐大的“將”級帕布魯星戰士,和少量“相”級高手,在麵對數量根本無法估算的龐大戰艦群時,除了死拚被擒就是躲起來一直到被聯盟艦隊的專用雷達搜索現,最後照樣被擒。
生在整個驅敵星域內的偉大驅敵戰爭,自然就這麼“平平靜靜”地進入到了塵埃落定的階段。
隻不過因為敵人,或者“獵物”的數量實在太多,再加上“將”級帕布魯星人不單能通過交配來製造能源,還能幾乎無限地製造那些普通“卒”級和“隊”級戰士,所以這整個驅敵戰爭後期“塵埃落”定的階段,“塵埃”真正落到地麵上的時間還是稍稍慢了點。
從林樹他們離開,一直到整個驅敵星域內的“將”級帕布魯星戰士全部被擒獲,“相”級高手們全部被殺,再加上各個文明星組成的捕殺艦隊和宇宙聯盟勢力之間的博弈,整個過程竟然持續了七十多年才算徹底結束——這其中,普通文明行星的臨時艦隊聯盟,和宇宙聯盟之間的博弈至少占了一半時間。
不管最後的結果到底怎樣,總之現在宇宙艦公用網路上流傳著的謠言,似乎都傾向於宇宙聯盟為了這些新興能源不至於太過擴散,而與一部分有資格參與談判的行星簽訂了諒解條約。
以付出些政策上的傾斜為代價,最終獲得了全部“將”級帕布魯星戰士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所有權的宇宙聯盟,顯然沒有因為這場勝利而太過興奮。杜魯門反而在時間全部結束,驅敵星域中的其他文明星艦隊紛紛離開之際,布了一場名為“重建家園”的演。
通過這場聲情並茂,慷慨激昂的演,杜魯門幾乎在一夜間就扭轉了原本因為強行奪取其他文明星戰利品而帶來的負麵影響,成功地將聯盟間網路上那些憤怒抗議聲音,引向了這個偉大的重建計劃上。
根據這個演,宇宙聯盟議會將會在未來幾年內,將新興政權的建設限額全部用到這次被帕布魯星人毀滅的數十顆行星上。而這些重新建立起來的行星政權,也將會獲得十六級文明星的科技和武學權限,並且組成一個龐大穩固的“星鏈”,用以防止將來再出現這樣的外敵入侵事件。
(如果僅僅是如此,網路上的抗議聲浪當然不會那麼簡單的就此停止。)
真正讓所有網民注意力全部被吸引的,卻是杜魯門在這場演最後宣布的那個消息。
“阿爾法邊緣防禦星鏈建立起來後,聯盟歡迎一切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修武者們到這些星球上定居。在這些權限等同於十六級的行星上,各位將可以學習到十六級的武學,和接觸到十六級的科技。”
比起與網民們本身關係不大的所謂“新能源”歸屬問題,這個消息的震撼力顯然要更大一些。
學習聯盟規定的十六級武學,接觸到十六級科技……這兩個幾乎如同重磅炸彈般的誘惑,一下子就擊中了整個阿爾法星雲中十六級以下文明行星上的居民們。
無論是嗜武如癡的修武者,對科學技術瘋狂執著的科學家,又或者什麼都不會單單隻沉溺於生活享受的廢柴有錢人。這種誘惑根本就是他們無法抗拒的存在——哪怕拋開其他一切都不論,單單隻是在十六級文明星上生活的舒適度,也遠十五級文明星數倍,比起更低的行星來更是不可以道裏計。
得再直觀點,生活在十六級文明星上的人類平均壽命是三百歲,而其他十五級文明星以及再往下的低等級文明行星中,人類的平均壽命基本都是按照文明等級依次遞減。
誰不想多活幾年?
就在這種全民關注,全民支持的情形下,宇宙聯盟的決策有史以來第一次得到了大量十六級以下文明星球民眾們的擁護。這些被毀行星重建工作,也很快在杜魯門領導下直接從日程表上提到最前端——以宇宙聯盟這個實力強大本錢雄厚的組織,要想建設幾個荒蕪的文明星,顯然不會有多困難。
隻短短半年時間裏,就已經有數萬艘帶著無數豐富物資,技術的聯盟運輸艦,在戰艦隊的保護下進駐到了“飛鳥”“聖狼”,以及就在驅敵星域附近的“巨魁”星係內。一批批高級建築機器人和聯盟科技部的外派人員,一隊隊從此就將負責這些防禦星鏈中,日常防護工作的修武者甚至普通聖武者,也乘坐在這些運輸艦中,被分派到整批重建計劃三十個行星上的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