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雖然昆蟲數量龐大,種類紛雜,能夠作為符合蟲祭條件的卻不多,因為作為蟲祭的媒介,最重要的一點,蟲祭的對象必須要有強大的繁殖能力,以便能夠滿足屍體所需要的能量,而且不能傷害啃食屍體,同時還要有對環境強大的適應能力。
所以,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昆蟲並不多,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螞蟻,白蟻頑劣,對屍體的傷害大,黑蟻體型龐大、性子溫順,但繁殖能力差,綜合而言,火蟻的各方麵條件是最好的,火蟻的蟻後壽命最長,能活百年之久,而且蟻後壽終正寢之前會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挑選出新的蟻後,代代相傳,不會影響繁殖。
火蟻好戰,有很強的攻擊性,但是它們對蟻後的擁護卻是在所有種類的螞蟻中最為出色的,隻要有蟻後在,這些火蟻就絕對不會擅自離開,會一直守在蟻後身邊,而且火蟻能夠分泌一種蟻酸,這種蟻酸中含有很豐富的鈣質,經年累月形成的鈣化層堅如精鋼。
除此之外,蟲祭有時候會直接以屍體為祭,有時候則會尋找中間轉換的介質,一些屬性為陰的動物或者植物,通過介質將昆蟲所產生的能量傳遞給屍體。
看來這些火蟻應該就是用來做蟲祭的了,那,這火蟻太歲就應該是蟲祭的介質了,畢竟太歲這種東西屬於天生地養的,論陰性它敢稱第二還真的沒東西敢稱第一,那它們滋養的屍體又在什麼地方?
按理說,介質應該是與屍體連在一處的,否則是無法將產生的能量傳遞給屍體的,也就失去了蟲祭的意義,但是,我仔細的想了一下,從我第一次見到這個火蟻太歲開始,就沒有見到過棺木或者屍體,它從懸崖上探出來,如同一朵野生的大蘑菇,難道棺木在那崖壁裏麵?
正所謂擒賊先擒王,斬草要除根,既然出不去,不如就順藤摸瓜,找找那棺木的所在,也許能夠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想到這兒,我第三次將太歲身體自仔仔細細的觀察了一遍,如果棺木當真在太歲的身體裏,可能會在什麼地方呢,這太歲的內裏雖然布滿了無數個透明的蟻巢,視野倒還開闊,能夠一眼望到,除了那些密密匝匝擁擠在一起的蟻簾。
蟻簾在上,距離我現在的位置尚且有五六米,而且太歲身體搖晃的幅度不小,棺木應該不會懸吊藏匿在蟻簾裏吧?
但是如果不在蟻簾裏,其他的地方一目了然,根本沒有隱匿棺木的可能。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配合我的猜測,已經半晌沒有搖擺的蟻簾忽然再次搖晃起來,腐臭陣陣,豔色昭昭,層層團團的蟻群後麵似乎真的有東西若隱若現。
還真是在上麵?
想想之前見到過的那些墓葬和陵墓,的確有很多都是出其不意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的,比如天水神宮,到現在我也沒有想明白,究竟是什麼人竟然能夠將陵墓建築在天空之中,而且並非是虛幻,而是真山真水,亭台樓閣,金碧輝煌,這麼一想,棺木被懸吊在蟻簾中也不算什麼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