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四。甲戌日。
衝龍煞北。
宜祭祀、開光、入殮。
忌嫁娶、上梁。
****************************************
天空灰白,清晨下了一陣小雨,空氣濕漉漉的帶著草木清香。
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開出丹徒城北門。孫紹、孫權、周瑜等家屬是第一隊,扶棺先行;程普率領第二隊在後,包括跟隨孫堅起兵以及追隨孫策南渡的元老重將和數百老兵;然後是我們這些在江東入夥的文臣和武將。
我想充當衛兵,盡量靠近我的拖油瓶小老大和我的夢中情人,我當然不會因為我的未來養子成了老大大喬成了“太後”就善罷甘休——我在高中時代曾經創下三年被一個女生拒絕48次的光榮紀錄。但是,我連續向周瑜請求讓我跟著他當保鏢都被拒絕了,出殯前一天我殺了隻雞讓步騭寫了血書都沒用。
吳侯府不夠地方調度這麼多人,我們這個“第三梯隊”在北門內的一片空地集合,等頭兩隊出城後再跟著。張昭帶隊,四人一排,我排在隊尾。旁邊的三個都是麵熟的大眾臉武將,東吳的武將數量是光榮遊戲的N倍,我實在記不得那麼多,跟他們互相點頭示意,但誰也不認識。周泰和太史慈並肩走在我前麵的一排。
孫策的墓地是周瑜選的,在長江邊一片坡地上,座南向北,望著浩浩蕩蕩的長江和霧靄蒙蒙的中原。
因為春天江水上漲,墓前空地不夠大,我們大隊人馬隻能列於墓後。我離得遠,在人群中影影綽綽似乎看到了大喬的身影,伸直脖子瞪圓了眼找時,又怎麼也看不到了。隻覺得小老大孫紹身邊似乎站著個女人,卻不知道是不是她。
周瑜念了份祭文,我完全聽不懂,隻覺得節奏鏗鏘,語調激昂,讓人不自覺地熱血沸騰,聽上去更像宣戰的檄文,念完之後,遠遠看到他燒了祭文,大哭起來,許多武將老兵跟著默默流淚,而孫家的婦女們更是嚎啕不已。反而是孫紹那個小孩子一個個地勸這些大人,好容易勸住了,然後舉行下葬儀式。
過了不知多久,棺木似乎已經入土,我們這些人一批批去行禮。小雨漸漸停了,才終於輪到我們這一組。我學著大家的樣子,跳下馬,昂首走到墓前,張昭示意我們停下。我看到前麵一組人排成一行,每人手裏一把鏟子,鏟一鍬土到孫策墳上。前麵一組人蓋完土慢步退下,然後要遞給我們。
人群交錯間,我看到一個白衣女子和孫紹並肩站在墳墓的左邊,卻不是大喬,而是那天跟周瑜在一起的小喬,孫紹這小家夥喜歡阿姨勝過老媽?真是沒品位的小孩子。接下去是孫策的三個弟弟,然後是孫尚香和大喬,周瑜站在這一行人的最後。墳的右邊則站著幾個表情平靜的中年婦女,大概是孫堅的妻妾們,她們已經經曆了一次在亂世中失去家族頂梁柱的打擊,顯得有些麻木了。
就在這時,前一組人已經來到我們麵前,整整齊齊地站定,要進行鐵鍬的交接儀式,一張臉遮住了我看著大喬的視線。
我忽然覺得不對,我麵前的人……太緊張了。
就在這時,傳來周泰的一聲大喊:“動手!”
危急時刻真的能開發人的潛能,這一瞬間,我的感覺完全被刺激得蘇醒過來,場內的情況我“感覺”得清清楚楚。我們這正在交接的兩列八個人中間突然少了五個,他們正在撲向孫紹的方向,其中有一個撲向周瑜,另外兩個撲向孫紹,周泰則緊緊抱住了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