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孟鎮南傳奇(1 / 2)

我為什麼會成為著名義士?傳令兵不出來,隻大家都這麼,我們隻好放他走了。

第二我們繼續向南陽進,一路上悄悄打聽消息,終於拚湊出了大概的情況:

原來,阿旺和李恢的益州使臣團搶奪皇帝失手後,飛快地逃離許昌,他們本來跟周瑜也有溝通過,獲得了江東軍放他們進出的許可。但皇宮失火的事件,令周瑜懷疑皇帝落到了益州人手裏(那時祝融青那個叛徒還沒能把皇帝送出許昌),就下令搜查他們。搜查的結果雖然證明是“一場誤會”,但負責搜查士兵軍紀不太好,按照習慣順手牽羊,摸走了使臣團不少財物。

使臣團懷恨在心,離開許昌一段距離後,就開始大肆宣揚周瑜如何狼子野心。

此刻沒有報紙電視,但各地都有許多有文化有名氣的現任或者退休官員,社會輿論主要掌握在他們手裏,他們本來對手握皇帝的曹操相當不滿,期待有人能真的“匡扶漢室”。但這個“有人”,最好、最可信的永遠都是“自己人”。此刻中國政治中心剛剛離開洛陽不久,下絕大多數有地位、有名望的人都來自當年洛陽這個政治舞台。大多人自然希望出來挽回下的,是他們的老熟人,這也是為什麼袁紹可以理直氣壯、甚至是盛氣淩人地進攻擁有皇帝的曹操。

周瑜拿下許昌後,雖然照例宣布擁護漢室,卻捉拿或者撤職了大部分原有的國家官員(這是當然的,原來的許昌官員至少有八成都是曹操的人),全部換上江東係的人。孫紹被封為大司徒、領揚州牧,周瑜則是大司馬、領豫州牧。

雖然曹操用人的原則也是用人唯親,但曹操本來就是大太監曹騰的後代,出身洛陽,任用的親朋故舊中許多都出身自原有的東漢政壇各大家族。而江東係的人則大多來自徐州下邳一帶的氏族豪門,跟曹操係的人相比,這些隻是地方官僚或者土財主,這引起了各地名士的普遍不滿。

大家不好意思丫挺的撤了我的大表哥捉了我的二師伯,隻好拿江東軍攻占許昌後照例進行的規模燒殺和江東係人馬權傾朝野做文章,周瑜迅被定性為一個更大的奸臣。

而這樣一來,在周瑜破城時,鬧皇宮救皇帝未遂的我,本著中國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傳統標準,搖身一變成為了正麵人物:一個忠君愛國、按照周禮生活的完美蠻王。炮製我這個角色,主要的目的自然是對比周瑜的沒有文化、不分尊卑,人品還不如一個南方蠻子。但客觀上,我被塑造成了一個漢化的、被子親自封官的大忠臣形象。

伴隨著人們流傳故事時的添油加醋,我的形象越來越高大和神秘。甚至有一個在路口搭棚子賣快餐的老頭信誓旦旦地,“孟鎮南”是子落入周瑜魔掌前最後一個封的官,其中有無數深意和秘密。而越往前走,這些關於我“秘密使命”的傳就越離奇,包括:子交給“孟鎮南”漢家寶藏的地圖和鑰匙,讓他終生保管並資助那些真正忠臣;子交給“孟鎮南”子劍,授權給他殺掉周瑜;子把太子和一份血詔捆在了“孟鎮南”的肚子上,讓他秘密帶出許昌,然後舉行繼位儀式,恢複漢室江山。

我真是毛骨悚然,如果有哪個智商較低的軍閥相信了這些鳥事,老子非被追殺至死不可。還好,一路走來,這些話都隻是市井談資,我們也遇到過幾個下層官吏談論這些事情,聽他們的口氣都是當作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