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們大肆吹噓一番,雖然遭到軍人們私底下嘲笑,卻也有一點宣傳效果。畢竟下識字之人中,懂軍事的少,看不到戰略上的東西,隻能看出我軍占了周瑜一座城。王粲的假新聞散布出去之後,我軍名聲大震,有許多北方的士族文武來投,包括一些原來袁紹勢力中的二流人物,可惜還是以武將為主,沒有一個智力過八十的。
最離譜的投靠者是我的“親戚”。
拖家帶口的上千人,大模大樣直接跑到我的王府,就要往裏搬家。我的部下們當然要趕,這幫不之客也不害怕,老老的一起大哭大鬧,是我的親戚,我達了就不認親戚了雲雲。我的衛兵都是銀坑峒的,見這幫大王的親戚都是生麵孔,當是騙子,下手更重。恰好趙雲保護阿青出城跑馬,回來時看到,喝住衛兵,問了情況,趙雲飛奔來報告我:“大王,你的許多親戚來了,快去迎接!”
“我爸爸來了?”
“不是,是你太叔公他們。”
“太叔公?”
“獲獲!”“不勞!”被趙雲拉著走出門外,我差點嚇得掉頭就跑,一大班衣衫襤褸、操古怪方言的漢族老頭親熱地衝我張開雙臂,活像《生化危機》的場麵。
這時我看到阿青站在這群丐幫身後,強繃著臉跟幾個最老的老頭聊,再看趙雲,這老實人居然一臉壞笑,我低聲問:“我靠,到底是怎麼回事?你不會無聊到雇一幫乞丐來耍我吧?”
“他們真的都是你的親戚,那幾個最老的,你就得叫太叔公。”趙雲終於點破了謎底,“他們是鄒縣的孟軻後代,來投靠你的。”
“我……我……”我沒法子,走到幾個最老的老頭麵前行禮,不知道什麼好。
其中一個微笑著拿出一卷巨大的布,另外幾個人過來幫忙展開,卻是孟氏族譜。其中一支墨跡嶄新,以“孟二狗”開始,此人後麵原來的注解被塗掉,改成“遷至南中”,接下來胡亂編造了兩代,就出現了“孟獲孟不勞”的名字。
老頭們衝我微笑,齊齊伸出一隻右手,至於是“請看”,還是“付錢”,就隨便怎麼理解了。
江北的周瑜一邊消化新占領的地盤,一邊掃清殘餘敵人,我的地盤上暫時一片平靜。
我不是笨蛋,知道周瑜還會再來,剩下的時間不敢荒廢在舒服的王府裏,東奔西跑地忙著消化大批新吸收的地盤,訓練士兵,準備武器,以便保衛疆土。現在我已經放棄了從前“為了下蒼生讓出地盤”的想法,即使是對於一個獨裁者來,地盤不是那麼好讓的,每個勢力都是由許多許多不同的人組成的,“和平”並不是權力者中間的主流理想。我可以想想,我宣布交出權力換取和平之後,包括皇帝、劉備甚至甘寧在內,許多人都會立刻跳出來要求接管權力,並且自信滿滿地可以擊敗周瑜。至於有多少人會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死,他們是不在乎的。
於是,我隻能繼續扮演權臣,為了我的勢力而日理萬機。
這種生活聽起來很威風,其實真是累死人。我最頭疼的是應酬。步騭充當我實際上的人力資源總監,掌握所有來投奔我的“名士”“名將”們的情況。但這好幾十“名士”“名將”中間,隻有一部分我聽過,而我聽過的這些也都是那種雞肋人物,真正了不起的人物一個也沒有。
我當然已經不再相信演義對三國人物的評價了,但判斷一個人到底有多大能力,實在是一項勞心費力的工作。武將還好,我的兵法知識和戰爭經驗可以幫助我判斷對方的大概能力,至於勇敢不勇敢我倒不擔心,我的部隊裏到處都是鄙視懦夫的南蠻好漢,沒種的家夥過不了一個月自己就會跑來辭職的。
文官是最頭疼的,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才能幹好一個公務員,這個題目我完全無解,反正王粲等幾個荊州“名士”我很不滿意,他們除了寫文章道德之外,對於人間事物幾乎一無所知,我開始還企圖跟他們討論事情,後來就隻跟蒲元朵思商量了。當然,我是絕對不會放蒲元這個貪心大奸臣出去做官的。隻好挑選一些話我能聽懂的家夥去上任,書呆子們留在手邊,反正他們也不是完全閑著,皇帝隔三差五就會下個古文聖旨質詢我一些事情,正好交給他們去回複。最令我吃驚的是,他們完全不覺得寫這種空對空的廢話文書無聊,反而覺得很光榮,因為這些東西會做為皇家檔案的一部分,永傳後世。我本來想提醒他們之前兩百年的皇家檔案都在洛陽毀掉了,但終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