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完)(1 / 2)

又是一個普通的早晨,錦瑟在滿室晨光中睜開眼。幾絲涼風漏進了屋子,秋竟已在不知不覺中來到。

她拉開窗簾,潔淨的陽光像潮水般湧進屋子,窗外的院裏開著美麗的藍色蝴蝶花,籬笆外,幾個金碧眼的洋人正豔羨地打量著她的房子。而遠處,穿著白色紗裙的女孩在大榕樹下安靜地寫生。

她走出客廳,客廳空無一人。書本整齊地疊在案上,洗得幹幹淨淨的藍瓷花茶具安靜地扣在茶盤裏,一把油紙傘靠在門口的牆邊。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是層層疊疊粉牆灰瓦的院落,美麗的馬車和汽車安靜地停在村莊的各個角落。穿著漢服和西裝的人們打著印花的陽傘三三兩兩地走過,每個人看起來都那樣快樂和恬淡。

這是個安靜、溫文而雍容大度的世界。

可心裏卻有隱隱的不安。仿佛昨夜有個太長、太黑的夢靨,卻又完全想不起一點來。

她茫然地在屋裏轉了一圈,卻不知道做什麼好。最後她坐下來,決定看一看書。

書架上那些紙頁黃的史書,她應是讀過很多遍的;但不知為何,裏麵的故事卻仿佛頭次聽聞。

……這個民族光輝史的序幕,揭開於一千八百年前。

最開始,是一個叫做周瑜的男子,為大吳帝國紮下了堅實的根基。

他活了五十二歲,在他五十二年光輝的歲月中,通過赤壁之戰、巴郡之戰及汜水之戰三場青史留名的戰役,消滅了當時劉備、劉璋等勢力,統一了整個南方,並將曹操趕到黃河以北。

他所輔佐的孫權在他取得西川並消滅劉備後稱帝,稱帝後封他為大將軍、丞相,假節。有人他擁有了太多權力必生異心,麵對這些傳言他隻是一笑置之,並用行動粉碎了這些傳言。

他死前,將軍政大權都交給了當時四十四歲的左都督6遜。又過了十年,6遜率領軍隊消滅了曹操勢力,統一了全國。於是孫權遷都洛陽,並封6遜吳王。又過了幾年,他讓太子稱6遜為“尚父”。

6遜壽終七十一歲。孫權早於他兩年死去。死前那幾年,孫權因為對自身老邁和子孫無能的恐懼,想用陰謀除去6遜,然而被6遜淡然粉碎。粉碎後朝臣都勸6遜廢掉孫權自立為帝,然而他卻並沒有這樣做。相反,在孫權死後,他還擁立了太子孫亮為帝。

兩年後6遜去世,子6抗繼承了父親的爵位與權力。兩年後孫亮將帝位禪讓給他,是為吳大帝6抗。追諡6遜為昭帝,周瑜為景王。

6抗是個非常英明的皇帝。他減輕刑稅,崇尚清樸的皇宮生活。同時他加強與西方世界的交流,並鼓勵各種宗教學術等自由展。他在位期間,國家一直風調雨順,政務清明。

在他晚年時,開始做一件令當時的人們十分不解的事情:他通過對憲法的修改,逐步地削弱帝權,並組建議院,將權力交給了由民眾推舉的議事大臣。後世的史學家認為,這是後來君主立憲製的雛形,也是民主的萌芽。

他之後的兩任皇帝,6機和6雲,更是將這種製度逐步展和完善。徹底揭開了光的時代的大幕。

後來的一千七百年,也曾有過戰爭,也曾有過曆史的暫時停滯甚至偏離。但是“立憲”和“民主”的觀念已植入人心,因此曆史在光的時代的軌跡,總是一直持續著。而因為先進的政治製度,中國一千七百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人們在富裕雍容的生活中,一直保持著溫文、沉著而優雅的性格。四麵八方的番人都以到中國朝聖為榮。在他們看來,這個國家是那麼遙遠而真切、神秘而博大的存在。

關於那個時代,至今仍有種種美麗而溫柔的傳在流傳。

一部分史學家始終認為盡管6遜生前麵對孫權謀害的陰謀表現出了一個君王般的大度與豁達,然而之後6抗的稱帝,也許是他提早安排好的一種報複,這不能不是他完美人格中的一個汙點。

然而這種聲音卻在一種傳之下漸漸變得暗啞:

相傳周瑜臨死前,單獨見過6遜和6抗。那時的6抗尚在繈褓之中。周瑜抱過他,用手指輕輕拂他的臉,然後對6遜:

“如果可以的話,以後請讓這個孩子當這下的帝王吧。這不是我對身後世界的安排,這隻是一個長輩的心願。”

6遜有些驚訝地看了他,在這驚訝的目光下,周瑜孩子一樣地笑了。他的手指再一次貪戀地劃過孩子的臉,末了,他輕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