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凡是成功者很少因外界的事物而亦喜亦憂,能夠成就大事的人,大都能夠做到喜怒不形於色,即使遇到大風大浪,依然可以保持“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風度。
隱形於色的要點:一是喜怒哀樂不露於形,讓別人看不出來你的真實意圖。二是內心的真情不輕易流露,而是給人一種反麵的效果,混淆對方的思維。隱形於色、含而不露必須要把握住迷惑對手的度,否則就會過猶不及,影響自己辦事的效果。有時,可以采取“虛則虛之,實則實之”來擾亂對方的判斷,但是應該讓幫助你的人能明白你的真實意圖,否則,也會貽誤時機。
人各有誌,品性各不相同,能夠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畢竟是少數,麵對周遭的種種起落,能夠懂得適時隱忍形色,確實需要一種修養與胸懷。
成大事者大多會將自己的情緒隱形於色,處事老練的人都有察言觀色的本事,並且會根據他人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適當地調整與其相處的方式。在很多情況下,看著他人的喜怒哀樂可以順著他人的思路去理解,從而為自己爭取利益。由此可見,喜怒形於色的人在不知不覺中,他的意誌受到了別人的控製。
要做到喜怒不形於色,關鍵是要做到含而不露,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使他人弄不明白你的真正意圖。攻之,可乘其不備;防之,可措置裕如。政治家往往城府重重,深不可測,因為,他們能夠做到喜怒不形於色、含而不露。
韓非子認為,君主如果把自己的所有喜好與憎恨溢於言表,臣子們就會在君主麵前有所掩飾或者有所顯示,就會按照君主的欲望去投機取巧。因此,他告誡君主應該喜怒不形於色,靜觀風雲變化。
對於那些聽到別人奉承就麵有喜色的人,有心機者會以奉承來向他接近,向他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對於那些一聽到某類言語就不由得發怒的人,有心機者便會故意激怒他,使他在盛怒之下喪失理性,失去風度,對於那些一遇到委屈就傷心落淚的人,有心機者會利用他內心的脆弱來博取同情,或者故意打擊他的情感脆弱處,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由此可見,一個人若不懂得隱形於色,就有可能成為被人利用的對象。世事紛繁複雜,人心難測,有時,人們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別人的墊腳石,因此,要想保護自己,不妨把喜怒哀樂放在口袋裏,隱忍形色,理性、冷靜地看待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與判斷。
生活中總有失意或者得意的事情,人們總有煩惱憂愁、快樂喜悅的時候,無論怎樣,如果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就會偏離生活的方向,有時作出錯誤的決定。對於高興的事可以表現在臉上,但是如果把所有的悲傷都表現在臉上的話,則會加劇情緒的惡化,使人不能承受其中的分量,不僅影響了自己的情緒,也影響了人際交往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暴露了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內心世界一覽無遺地展現給他人看,使自己處於被動的位置。
不管自己的心裏如何波濤起伏,都要控製自己的情緒,將自己洶湧澎湃的想法藏在心裏。因為,自己心裏的事情是屬於自己的,一覽無遺地展現給他人看,影響他人的情緒,讓他人與你一起承擔這種情緒是不公平的。而且,什麼事,什麼情緒都藏不住的人是不可能被委以重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