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沒有野心終不能成大事。“野心”本身並沒有錯或對,錯或對的標準隻在於你所追求的目標是什麼,隻要你所追求的東西是正常的,那擁有一份強烈的“野心”對自己就是一件好事。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迪安·斯曼特研究發現,“野心”是人類行為的推動力,人類通過擁有“野心”,能夠使自己不會陷於“平庸”的泥坑,可以有更多的力量攫取更多的資源。
某些人之所以平庸,大多數是因為他們缺乏野心。他們所追求的隻是一種閑適、無為的生活,有的甚至隻要溫飽就行,這就恰恰是他們一輩子平庸的原因。因為他們的目標就是做窮人,當他們擁有了最基本的物質生活保障時,就會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沒有野心,從而困於貧窮,終身平庸。
平庸的人就往往缺少欲望、野心,缺少敢想、敢做的精神。一個沒有出類拔萃欲望的人,他也許是一個甘於淡泊的好人;一個沒有野心的人,他也許是一個踏實誠懇的人。但是,沒有向上的欲望,何來動力?沒有野心,何來目標?沒有野心,何來成功?
巴拉昂是一位年輕的媒體大亨,以推銷裝飾用的肖像畫起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迅速躋身於法國五十大富翁之列,1998年,巴拉昂因前列腺癌去世後,法國《科西嘉人報》刊登了他的一份遺囑。他說,我曾是一位窮人,去世時卻是一個富人。在去世前,我不想把我成為富人的秘訣帶走,現在秘訣就鎖在法蘭西中央銀行我的一個私人保險箱內,保險箱的三把鑰匙在我的律師和兩位代理人手中。誰若能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而猜中我致富的秘訣,他將能得到我的祝賀。當然,那時我已無法為他的睿智而歡呼,但是,他可以從那隻保險箱裏榮幸地拿走100萬法郎,那就是我給予他的掌聲。
遺囑刊出之後,《科西嘉人報》收到大量的信件,人們寄來了自己的答案。在48561封來信中,人們的答案各不相同:絕大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的是金錢;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一些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有遇到好時機;另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一些人之所以成為窮人,就是因為學無所長;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答案。
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最終猜對了巴拉昂的秘訣,她的答案很簡單:窮人最缺的是野心!即成為富人的野心。
一語道破天機,可是誰能想得到答案竟是如此簡單!窮人表麵上最缺的是金錢,本質上最缺的卻是野心。不論處在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中,隻有樹雄心、立壯誌,才能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有了崇高的目標,就會產生進取心,奮發圖強,有雄心,也有競爭性,因而在事業上也較為成功。一切就是如此簡單。
拿破侖在軍事院校就讀時曾立誓要做一名卓越的統帥並吞並整個歐洲,他的勃勃野心可見一斑。在學校期間,他將自己定位在一個很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最終以優異的成績做了一名炮兵,開始了他的霸業之旅。成吉思汗揚言大地是他的牧場,有雄鷹的地方就有他的鐵騎,這造就了成吉思汗開創的元朝強大的霸業。翻開曆史史冊,名垂青史的成功者又有哪個沒有“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