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行的專業人士,都投注龐大的心血,培養自己的專業才能,一個人再有寫作的才華,也要靠訓練和經驗才能抓住文學技巧的竅門。所有成功的作家一輩子都是讀者,而且,大多數在年幼時就養成習慣,將思想付諸文字……以學鋼琴為例,如果想要變成還不錯的業餘鋼琴家,至少需要專注地投入三千個小時的訓練;如果想具備專業水準,一萬個小時也許都不夠。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學習上的種種小挫敗,並非說明我們沒有天分,而是沒有“持續貢獻”。
美國柯立茲總統曾寫道:“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取代毅力。才幹也不行,懷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無成的天才也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上充滿了學無所用的人,隻有毅力和決心無往而不勝。”如果成功之門暫時關閉了,你應該把它視為一種新的力量的源泉,而非一種失敗。這樣,它會把你內心最優秀的品質激發出來。
瑪格麗特·米契爾靠寫作為生,最初,沒有一家出版社願意為她出版書稿,她曾收到過各個出版社的一千多封退稿信,許多日子,她不得不為了生計而四處奔波,但是,瑪格麗特·米契爾並沒有退縮。她說:“盡管那個時期我很苦悶,也曾想過放棄,但是,我時常對自己說:為什麼他們不出版我的作品呢?一定是我的作品不夠好,所以,我一定要寫出更好的作品。”經過多年的努力,《亂世佳人》終於問世了。一次次的退稿成了寫作經驗的積累,那些退稿信成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堅實的階梯。
那些勇敢自信、樂觀進取的人,會把“此門關,彼門開”這句睿語奉為前進的動力;而那些受到一點打擊之後,便委靡不振的人,終生都將是失敗者。因此,成功取決於一個人的態度和行動,但態度和行動是可以改變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應該始終堅信:“隻要我們滿懷自信和勇氣去爭取、去拚搏,幸福和成功之門就一定會為我們打開!”
人生的真諦在於拚搏,不懈奮鬥是我們永遠追求的目標。的確,無論我們做什麼事,要取得成功,堅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它將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法寶。歌德用激勵的語言這樣描述堅持的意義:“不苟且地堅持下去,嚴厲地鞭策自己繼續下去,就是我們之中即使最微不足道的人這樣去做,也很少不會達到目標。因為堅持的無聲力量會隨著時間而增長,到沒有人能抗拒的程度。”
不因一時的挫折停止嚐試的人,永遠不會失敗。逆境中能找到順境中所沒有的機會。處於逆境,陷於困苦時,你更要學會堅持,不要輕易氣餒和放棄,許多時候隻需要我們再多堅持一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