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不要被思維定式捆住了手腳(1 / 1)

無論是思考如何解決碰到的新問題,還是對已熟悉的問題尋求新的解決方案,一般都需要在多途徑的探索、嚐試的基礎上,先提出多種新的設想,最後再篩選出最佳的方案。而基於反複思考一類問題所形成的“一定之規”,對這樣的創新思考常常會起一種妨礙和束縛的作用。它會使人陷在舊的思維模式的無形框框中,難以進行新的探索和嚐試,因而也就難以產生新的設想。

一個長期習慣於按“一定之規”考慮問題、很少進行創新思考的人,久而久之,往往會把很多本來大不相同的問題,也因為它們之間的某些相似之處,而看成同一類問題,用相同的辦法去解決。這樣,自然就會白費精力。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隻會使用錘子的人,總是把一切問題都看成釘子。”就好像卓別林主演的《摩登時代》裏的那個可笑的工人那樣,由於一天到晚擰螺絲帽,一切圓的東西,包括衣服上的紐扣和圓形圖案,在他眼裏都成了螺絲帽,他都會用扳手去擰。

人形成思維定式是人類心理活動的普遍現象。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而要擺脫和突破一種思維定式的束縛,常常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無論是在創新思考的開始,還是在其他某個環節上,當我們的創新思考活動遇到了障礙,陷入了某種困境,難以再繼續想下去的時候,往往都有必要認真檢查一下:我們的頭腦中是否有了某種思維定式在起束縛作用?我們是否被某種思維定式捆住了手腳?

有一個邊防緝私警官,每天晚上都看到一個人推著一輛馱著大捆麥秸的自行車,朝邊防站起來。每天,警官都會命令那人卸下麥秸,解開繩子,並親自用手撥開麥秸仔細檢查。盡管警官一直期待能在麥秸裏發現些什麼,卻從未找到任何可疑之物。

這天晚上,警官像往常一樣仔細檢查完麥秸,然後神色凝重地對那人說:“聽著,我知道你每天都通過這個關卡幹著走私的活動。我年紀大了,明天就要退休了,今天是我最後一天上班,假如你跟我說出你走私的東西到底是何物,我向你保證絕不告訴任何人。”那人聽了對警官低語道:“自行車。”

“啊?”警官愣了半晌才醒悟過來。

這個緝私警官的視線完全被那一大捆麥秸吸引了,可以說是受阻於走私者隱藏贓物的定式,而忽略了正麵駛來的自行車。也許換一個角度考慮一下問題的始末,他就會恍然大悟了,這就是思維的逆轉。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如果一味恪守固有的經驗,它容易把人的思維引入歧途,也會給生活與事業帶來消極影響。一成不變的思維方式,將會帶來毫無生機的生活局麵。常規是束縛創造力的關鍵,但是,能夠贏得精彩人生、創造輝煌事業的人恰恰隻是少數。曾經有一位社會學者調查後得出結論:凡是能夠成功打破“一定之規”的人,幾乎都贏得了成功。在一般情況下,按常規辦事並不錯。但是,當常規已不適應變化了的新情況時,就應解放思想,打破常規,善於創新,另辟蹊徑。隻有這樣,才有可能化缺點為優點,化弊端為有利,化腐朽為神奇,在似乎絕望的困境中找到希望,創造出新的生機,取得出人意料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