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就換了一種思維,就打破了自己的習慣思維和固有思維,這樣,必然會有不一樣的結局出現。在現實的生活中,當人們解決問題時,時常會遇到瓶頸,這是由於人們隻從同一個角度思考造成的,如果能換一換視角,情況就會改觀,就會有新的變化與可能。
從前,有個商人到一個市鎮跑買賣,身邊帶了不少金幣,可那時又沒有銀行,走到哪帶到哪,又重又不方便,還很不安全。於是,他一個人悄悄來到一個僻靜之處,瞧瞧四周無人,就在地裏挖了一個洞,把錢埋藏起來。
可是,第二天錢就不見了。他沒有慌亂,而是慢慢地回憶,昨天確實沒有人看到自己埋藏金幣,它為什麼會不見了呢?就在這時,他無意中發現遠處有一間房子,房子的牆上有個洞,正對著他埋錢的地方。他突然想到,會不會是這房子裏的人,從牆洞裏看見自己埋錢,然後才挖走的呢?
於是,他打定主意,來拜訪房子的主人:“你住在城市裏,頭腦一定靈活。現在我有一件事要請教,不知行不行?”那人一口答應道:“請盡管說。”商人接著說:“我是外鄉人,特地到這裏來辦貨,身上帶兩個錢包,一個裏放了500個金幣,另一個裏放了800個金幣。我已把小錢包悄悄埋在沒人知道的地方。但是這個大錢包怎麼辦呢?是埋起來還是交給能夠信任的人保管呢?”
房子的主人很貪心,就對他說:“什麼人都不要信任,把大錢包同小錢包埋在一個地方最安全。”等商人一走,這個人馬上拿出挖來的錢包,又去埋在原來的地方。這下可把躲藏在附近的商人高興壞了,等那人一走,他馬上將錢袋挖了出來,500個金幣一個不少地回到了他手裏。
這個商人能夠讓金幣失而複得,確實手段高明。他知道小偷兒之所以偷竊別人的東西,就是因為有一種貪得之心,而貪得之心自然是可得之物價值越大,心也越大的。所以,就正好將計就計,讓他自己“交”出金幣。
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與其死盯住不放,不如把問題轉換一下,化難為易,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聰明人可以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不聰明的人可以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事實上,解決複雜問題時能夠化繁為簡,就體現了一種新的視角。把自己生疏的問題轉換成熟悉的問題,開啟了另一個視角,就會產生一個新思路。
長期以來,平庸的人習慣於傳統的思維方式,喜歡“照葫蘆畫瓢”,看到別人怎麼做就馬上跟著怎麼做,從來沒有自己的思想,從來不考慮要靠自己想出新的角度做事。這種人的事業注定不會有很大的發展。因為思維是改變自我的內在基礎,好方法是解決問題的必要工具。隻有運用頭腦,積極思考,轉換思路,不斷嚐試出新的做事方法,你才能夠在社會中發現、創造更多的機會,實現自己的目標,改變自己的生活,從而使自己不再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