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類來講,知足常樂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卻很容易囿於保守,缺乏進取精神。如今,社會的一切進步都來自於人類的不知足。如果人們都滿足於現狀,油燈就不會被電燈代替,折扇也不會被電扇代替,更不會出現汽車,生活得不到改善,社會將停滯不前,快樂從何而來?可見,正是有了不知足的精神,才促進了科技的進步,促進了社會財富的日益積累,促進了人類文明的不斷飛躍。
如果你是一個渴望得到重用的人,如果你希望讓你的老板覺得你是不可取代的,一定要從內心決定做第一。這樣你才有信心做到完美,你的個性也才會真正成熟起來。那些自甘沉淪、不追求卓越、懶得提高自己能力的人是不會有所進步的。而如果你的工作水平沒有提高和進步,你就絕不會得到任何升職和獎勵的機會。
對於人生的奮鬥目標,則更需要不知足的精神。高爾基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能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不知足的精神,是無形的動力,人不知足才能有追求,有追求才能上進,不知足會激發一個人的鬥誌,讓人不斷奮鬥。太容易滿足隻會讓人甘於現狀而不懂發奮。所以說,不知足才更符合一個社會的發展,要進步就一定要不知足。
蘭迪·勞倫斯現在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但他以前隻是一名推銷員。他奮起的源泉是他在一本書上看到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擁有超出自己想象的十倍以上的力量。在這句話的激勵之下,他反省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態度,發現自己錯過了許多可以和顧客成交的機會。於是,他製定了嚴格的行動計劃,並付諸實踐到每一天的工作當中。兩個月後,他回過頭看看自己的進展,發現業績已經增加了兩倍。數年以後,他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公司,在更大的舞台上檢驗著這句話。
永不滿足,才能追求最好,這本身就是一種收獲。齊白石到93歲畫了600幅畫,歌德到80歲的時候寫出世界名著,的確,進取是沒有止境的,我們永遠不要滿足於已經得到的,而需要不斷地開拓新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