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不會再度來叩你的門。”徘徊觀望是成功的大敵,許多人都因為對已經來到麵前的機會沒有信心,而在猶豫之間把它輕輕放過了。“機會難再”,即使它肯再光臨你的門前,但假如你仍沒有改掉徘徊瞻顧的毛病的話,它還會照樣溜走。
1850年,大批淘金者來到美國舊金山淘金,到處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這些人大都衣衫襤褸,蓬頭垢麵,一副疲於奔命的樣子。他們盡管種族不同、語言各異,但是滿腦子裏都在做著一個共同的美夢:淘金發財。
在這支龐大的淘金隊伍中,有個年輕的小夥子叫李維特·施特勞斯,他跟著兩位哥哥遠渡重洋也趕到了美國來“發財”。然而現實並非李維特想象的那樣:來這裏淘金的人多如牛毛,淘金不是一件好做的事情!李維特盤算著,做生意或許比淘金更容易賺錢。於是他就開了一間賣日用品的小鋪。
在異國他鄉要開好這個小店,李維特得向當地的美國商人學習做生意的竅門,還得學習他們的語言。沒過多久,他就成為一個地道的小商販了。
一天,有位來小店的淘金工人對李維特說:“你的帆布很適合我們用。如果你用帆布做成褲子,更適合我們淘金工人用。我們現在穿的工裝褲都是棉布做的,很快就磨破了。用帆布做成褲子一定很結實,又耐磨,又耐穿……”
一句話就把李維特點醒了,他連忙取出一塊帆布,領著這位淘金工人來到了裁縫店,讓裁縫用帆布為這個工人趕製了一條短褲——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條帆布工裝褲。
就是這種工裝褲後來演變成了一種世界性的服裝——牛仔褲。那位礦工拿著帆布短褲高高興興地走了。
李維特看到了機遇並付諸行動:立即改做帆布工裝褲!
帆布短褲一生產出來,就受到那些淘金工人的熱烈歡迎!這種褲子的特點是堅固、耐久、穿著舒適……
大量的訂貨單雪片似的飛來,李維特一舉成名。
1853年,李維特成立了“李維特帆布工裝褲公司”,大批量生產帆布工裝褲,專以淘金者和牛仔為銷售對象。
顧客的要求就像上帝的旨意,李維特對此是心知肚明的。從帆布工裝褲上市的第一天起,他就沒有停止過對自己產品的思考,哪怕是產品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
他不斷從生活中發現問題,產生更新的創意。他親自到淘金現場,細心觀察礦工的生活和工作特點,想方設法使自己的產品更能滿足顧客的需求。為了讓礦工免受蚊叮蟲咬,他將短褲改為長褲;為了便於礦工把樣品礦石放進褲袋時不會裂開,他將原來的線縫改為用金屬扣釘;為了讓礦工們更方便裝東西,他又在褲子的不同部位多加兩個口袋等。
通過不斷改進和提高,李維特的褲子越來越得到礦工的歡迎,生意也因此更加興隆了。
後來,李維特發現,法國生產的嗶嘰布具有與帆布同等耐磨力,但是比帆布柔軟多了,並且更美觀大方,於是他決定用這種新式麵料替代帆布。不久,他又將這種褲子改縫得較緊身些,使人穿上顯得挺拔灑脫。這一係列的改進,使礦工們更加歡迎。經過不斷革新改進,牛仔褲的特有樣式形成了,“李維特褲”的稱呼也漸漸改為“牛仔褲”這個獨具魅力的名稱。
李維特的成功,正在於他發現機遇並為此付諸了行動,從而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因此,當你有一個好的計劃時先開始做,隻有在做的過程中才能發現問題,才能根據出現的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把夢想最終變為現實。當你的決心燃起心靈衝動的火花時,你就要想盡一切辦法去實現你的願望,而一旦你的夢想變為事實時,你的自信心會增強,又會促使你在下一次行動時更得心應手,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一個人,假如你具備了知識、技巧、能力、良好的態度與成功的方法,懂得的知識比任何人都多,但你也可能不會成功。因為你還必須要行動,一百個知識點不如一個行動。假如你終於行動了,也可能還不一定會成功,因為太慢了。在現代社會,行動慢就等於沒有行動。你隻有快速行動,立刻去做,比你的競爭對手更早一步知道、做到,你才有成功的先機。
人生總是有好的機會到來,但總是稍縱即逝。當時我們不把它抓住,以後就永遠失掉了。有計劃沒有什麼了不起,能快速執行定下的計劃才算可貴。成功的人生需要持續不斷地向自己發出閃電般的挑戰,恒久追尋生命最為壯麗的美好未來。成功的重要秘訣,就是用最短的時間采取最大量、最有效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