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公雞從來不給長工吃飽的,但想到一個月隻供一頓飽飯,“一個孩子能吃多少!”便特別爽快地答應下來。
大郎吃完一碗飯,便向鐵公雞要第二碗。鐵公雞嘴裏嘟噥著:“小孩吃多了容易做噩夢呢。”但還是破天荒地給了第二碗。大郎把飯朝喉嚨裏一倒,碗又空了,“接著來吧。”“還沒飽?”“早著呢。”鐵公雞找來算盤,當下算了一筆賬:原來按照每天兩頓兩碗飯,一個月要供給六十碗飯,而現在隻需三碗,還算便宜了二十倍呢。“三碗就三碗吧。”
你們知道,三碗飯是打不倒杜大郎的。猜猜,一共吃了幾碗?三十碗?六十碗?一百八十碗?反正數不清了,反正急得鐵公雞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發起羊癲瘋來了。
杜大郎走了,臨走扔下話:“我不給你當長工了,因為你小氣,沒給我吃飽。”
在鐵公雞身上都能拔下毛來,杜大郎真值得欽佩。地方官得知本地有這樣一位奇才,趕緊向皇帝報表推薦。
卻說皇帝這時正遇到麻煩事兒。境外番邦十分強大,久有進犯之心,這次又派來使者,總是不懷好意。
皇帝問番邦使者:“你是來送戰書的嗎?”一送戰書就要打仗,老實說,皇帝怕打仗。那使者答道:“不打仗也行,且來比輸贏。我國有個奇人,名喚沒個滿,貴國有人能贏得他時,我們自然息兵罷戰。”
那沒個滿便應聲向前。好家夥,高人見他矮一段,胖人見他瘦一半!
皇帝見了暗吃一驚,“要比力氣嗎?”
“不,比食量。”沒個滿傲氣十足,高腔大嗓,“沒個滿吃遍天下無敵手,聞得中原人才濟濟,高手如林,這次特來領教一番。”
皇帝這才放下心來。他知道他的文官中智囊不多,飯囊卻不少;武將們未必都能征善戰,卻稱得上能撐善灌。當下答應使者,傳旨準備。
比吃什麼?沒個滿提出比賽喝粥,這是他的強項。於是禦廚支起超級大鍋,熬出決定國家命運的稀湯白米粥。
比賽開始。首先出場的沒個滿仰臥在躺椅上,讓侍者們不停地把一大碗一大碗的粥倒進他的大嘴……
一個時辰過去了,沒個滿一不打嗝,二不喊肚子疼。侍者們繼續灌著粥。見此情景,報名參賽的文官武將嚇退了一半。
三個時辰、五個時辰過去了,沒個滿仍舊沒個滿。這時隻有一位最最忠心報國的大元帥沒有退出比賽,他悄悄準備了遺書,上寫六字:不成功,便成仁。
皇帝開始冒冷汗了。隻見侍臣呈上一份薦書,皇帝看了,眉頭一展,那些冷汗又被“刷”地收了回去。隨即傳旨:“用我的千裏馬,火速接杜大郎進京!”
等杜大郎趕到,沒個滿已經連續喝粥一晝夜。那位大元帥眼看求勝無望,一硬頭皮就要往粥鍋裏跳,被眾人拉住扶了下去。
沒個滿站起身來哈哈大笑,“好沒出息!喝粥都喝不贏,還能與我國陳兵交戰?”
“休得誇口!”大郎高喊一聲,走入場中。
沒個滿一見是個小孩,便說:“你是輕量級,我是重量級,咱倆不能一起比賽。”
大郎說:“別管什麼量級,能贏就是第一。不過我看你隻能用嘴吃飯,誰都會的,不算稀奇。”
沒個滿愣了,“吃飯不用嘴,用什麼?”
“瞧著吧。”
杜大郎大模大樣睡在躺椅上,指一指自己的耳朵眼兒,對侍者們說:“拿粥來,從這兒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