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暴斃(1 / 2)

“再等等看吧,孤實在是下不去手。”中年男子道。

“王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您可要三思啊。”謀士再次進言道。

“王爺,群龍不可無首啊。太子年幼,不過六歲,即便他可以從後金回來,也不能馬上親政。王爺大可做個輔政王,將朝野掌握在手中,這樣既把握了實權,又能博個好名聲。”另一個謀士上前道。

“不錯,王爺,我們應該馬上動身前往京城,那裏現在一定是人心惶惶,群龍無首。我大明如今內憂外患不斷,內有李賊為禍,外有後金虎視,王爺乃眾望所歸,一定可以力挽狂瀾,救大明於水火之中。”一個將軍模樣的人上前道。

“讓孤再考慮考慮。”福王沉吟了一會兒後道。

“啟稟王爺,大事不好了,皇上駕崩了。”外麵跑進來一個小太監,手裏拿著一份急信,著急忙慌地喊道。

“什麼?”福王整個人差點昏厥過去,事情太突然了,剛才來自京城的快報還說皇上隻是病危,這麼快居然就傳來了皇上身死的噩耗。

雖然都說皇室的人無情,但是死去的畢竟是他的侄子,盡管這個侄子做了很多讓他無法理解的事。但是如果讓他坐在那個位置上,也許自己采取的措施會和他差不多,大明是該變變了。他仔細閱讀了新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舉措雖然過於激進,容易引起不滿,但是對於大明來說卻是治病良方。這也是他對於是否取而代立這件事猶豫再三的原因。

當然還有另一件讓他猶豫的事,為什麼這幾代皇帝都死得那麼離奇?讓他不得不懷疑這宮中是不是有什麼不幹淨的東西。他的兩個侄子都是小小年紀登上皇位,然後年紀輕輕地死掉,死因一個比一個離奇,這讓他很不解,也很畏懼。當年他的哥哥,也就是光宗朱常洛才登基不到一個月就死了,死因也是很不明了,讓他對皇宮充滿了畏懼。

在宮中曾經流傳著這麼一個傳說,當年喜好求仙訪道的嘉靖皇帝晚年得到了一個仙鼎,將它安置在了皇宮中,祭煉丹藥,祈求自己可以早日飛仙。但是他終究沒能飛仙,於是這個仙鼎一直流傳了下去,成為皇室的一寶。到了萬曆年間,一個來自龍虎山的道士想要將它討回,萬曆皇帝不給,還將他趕了出去。於是那個道士留下了一個惡毒的詛咒,他要大明皇室的人成仙不成,反被仙噬,都變成短命鬼。

當時人們都不相信,因為萬曆皇帝一直活得好好的。但是後來一連兩代皇帝全都死於非命,這種恐慌就慢慢深入人心,成為明朝皇室的心病,誰也不願意去當皇帝,生怕自己就是下一個被詛咒的皇帝。

如今才登基不到九年的崇禎也死了,這讓福王很害怕,要是他真的去當皇帝,可能挨不過一個月就和他的哥哥和侄子一樣莫名其妙地死掉了。

福王看著在場的謀士、將軍們幾乎是顫抖著道:“宮裏有不幹淨的東西,孤怕孤這一去熬不過半個月。”

眾人疑惑,很是不解,滿臉狐疑地看著福王。

這個時候一直侍立在福王身邊的老太監開口道:“王爺,你說的是那個鼎?”

福王點了點頭,望著老太監眼中充滿了畏懼,仿佛那個鼎就懸在他腦袋上隨時會砸下來一般。

“劉公公,這是怎麼回事?什麼鼎?王爺為什麼要怕一個鼎?”一位武將模樣的人開口道。

“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當年嘉靖皇帝得到一尊仙鼎,用這個鼎祭煉出來的丹藥號稱可以生死人活白骨。嘉靖皇帝專門為它修建了一座丹房,邀請天下煉丹高手為自己煉製仙丹。但是嘉靖皇帝究竟沒能煉成九轉仙丹,駕鶴西去。即位的隆慶皇帝不喜歡求仙訪道就將丹房拆了,將仙鼎收了起來,仙鼎一直藏在大內,成為皇室的諸多寶物之一。

到了萬曆皇帝的時候,有一天一個龍虎山的道士前來討要仙鼎,萬曆皇帝將他毒打一頓後趕了出去,那個道士揚言要讓大明皇室生生世世受詛咒,一個個都成為短命鬼。從那一天開始那口仙鼎就開始冒出血花,起初所有人都不在意。因為萬曆皇帝一直活得好好的,但是隨著萬曆皇帝駕崩之後,皇宮裏就開始出現各種怪事。

有人聽到仙鼎傳來談話的聲音,有時夜裏仙鼎中還會傳來電閃雷鳴的光景,更加詭異的是深夜的時候仙鼎中老是會有歎息聲傳出。後來新即位的光宗皇帝即位不到一個月就離奇死去,接著年富力強的天啟皇帝即位不到七年也死去,老人們就開始猜測這個詛咒真的應驗了。”老太監緩緩地敘述著這段早已被遺忘的往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通甸壩子還是一片汪洋的時候,常有一群仙女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就會來到這裏洗浴,她們在黎明之前到達這裏,然後化身為一群美麗的白天鵝。從日出到日落,群結隊在湖中遊泳嘻戲、梳洗,一直到太陽落山晚霞映照時離開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