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貴之下是得到皇室認可的精英階層,他們來自民間,卻與權貴一樣高高在上。他們掌握、管理著皇室的各種資源,享受著皇室提供的優厚待遇以及各種特權,如果表現突出,成為權貴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大明的上升空間一直都是貫通的,隻要你是個偉大的精英,擁護皇室,你可以從一個普通的平民甚至奴隸,一路上升,當然,除了皇帝坐的那個位置,其他的都好商量。
如果你是權貴,也別得意,因為隻要你的能力與所處的位置不符,皇室會毫不留情地剝奪你的一切特權,為其他人騰出位置來。
所以為了培養一個好的接班人,保住家族的地位,各大權貴是費勁苦心。這個孩子不成器,那個孩子也不成器,隻好繼續娶老婆,生孩子。但是除了皇帝,誰也不能娶超過三個神州人為妻或妾,於是乎權貴家中外國女子人滿為患,皇帝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是說孩子的血統必須是純正的才能繼承爵位。
而精英之下則是普通民眾,他們在皇室以及權貴或者私人創辦的企業中工作。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特權,除了每年由皇室提供的特殊薪金,以及某一天突然成為顯貴家族的老太爺的驚喜。但是他們的下一代卻是享受著大明無微不至的關懷,從出生開始就可以享受皇室提供的各種福利,因為他們之中或許就有大明未來的首輔、元帥等各種皇帝身邊的權貴。
平民之下是各族的奴隸,但也不是絕對的,隻要他們接受了漢族文化的熏陶,完成了為期十年的苦役,他們也就變成了大明平民中的一員,可以享受國家提供的相同待遇。
神州人是高傲而自負的,他們將黑人視為這個世界上最低劣的種族,從來不拿他們當人對待,因為他們的長相實在是太難看了。當大明的軍隊第一次踏上非洲大地的時候,大明律規定殺死一名黑人,拿著他的頭皮可以換取十兩銀子的報酬並取得那個黑人生活的土地的所有權。於是無數無業者扛著軍隊發放的槍炮跑到非洲大陸去屠殺黑人,搶占土地。
這是一場災難,雖然歐洲人和神州人都會說‘人人生而平等’這句話,但是神州人往往會在後麵加上一句:萬事皆有例外。比如神州的皇帝是神,而黑鬼不是人。
其實這是有原因的,並不是因為穆弘討厭非洲人,而是大明的人口膨脹得太過劇烈。由於新政規定國家承擔孩子的撫養任務,導致大明的人口在短短十年間一下子增加了一個億,不得不感歎神州人的生育能力之強。同時穆弘不得不下令對那些生育超過三個孩子的平民進行結紮手術。
這麼多的人口總是需要消耗資源的,如果征服了非洲後將上麵的人都變成了奴隸,那麼再過十年,等他們也變成大明的子民時,人口將再次膨脹,到時候向哪裏擴張?所以他一不做二不休,下達了屠殺令。
在大明,皇室與權貴控製著全國70%的財富與產業,掌握著所有經濟命脈產業,他們的決策影響整個帝國的走向。但是不要隻看到皇室的風光無限,而忘記了皇室還背負著全神州那麼大的一個福利包袱,要供養那麼多軍隊、警察以及官員。其實皇室過得還是很簡樸的,遠沒有那些權貴們逍遙快活。所以穆弘一直想要將皇室與國家財政分開,但是做不到,財政對皇室的依賴實在是太嚴重了。
一般來說當社會的大部分財富集中到少數人身上的時候,社會矛盾應該很尖銳才對。但是大明是一個特例,大明的統治者很聰明,他們將所有的矛盾都轉嫁到了國外。通過掠奪,他們讓國內的民眾過著與他們本身的收入並不相符的幸福生活,而把這種沉重的負擔轉嫁到了國外;通過國內的幸福生活與國外艱苦的生活環境相對比,讓所有的民眾安於現狀,忠於皇室。
當然這種模式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民眾遲早會意識到這一點,那個時候危機就會爆發。但是隻要大明的經濟一直在高速發展,百姓的日子過得下去,就不會麵臨這樣的問題。而要保持經濟的高速發展就要不斷地征服其他地區,壓榨其他民族,這就使得大明的統治者總是對土地充滿了渴求,想要征服全世界來維持他們的既得利益。
同時大明對思想的管控很嚴,他們通過從小對孩子們灌輸忠君思想以及各種理科知識,麻痹他們的靈魂。然後層層進行篩選,篩選出那些依舊保持著自我思想,富有創造力的人才。對他們進行啟蒙教育,讓他們知曉這個社會的真實運作過程,給予他們各種特權與優待,掌握權力,把他們也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因為他們這個時候他們也成為了特權階層,成為了皇室的忠實擁護者,也就是說真正的知識隻掌握在擁護皇室的精英階層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