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正確處理與領導的關係(1 / 1)

作為一名員工,幾乎每天都要與領導接觸,如果能夠正確地處理你與領導之間的關係,那你就會更加順風順水。

那麼,好的方法是什麼呢?

1.常請示,常彙報

你是不是常常向上司詢問有關工作上的事?或是自身的問題,有沒有跟他一起商量過?

如果沒有,從今天起,你就應改變,盡量地向他發問。一個未成熟的部下,向成熟的上司請教,這並不可恥,而且理所當然。千萬不要想:“我這樣問,對方會不會笑我?我是不是很丟臉?”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太多慮了。

幫領導背背黑鍋,多留心領導的喜好,會做人才能受器重。有心的上司,都很希望他的部下來向他詢問。部下來詢問,就表示他(她)在工作上有不明之處,而上司能解答,可以減少錯誤,上司才放心。

如果你假裝什麼都懂,一切事情都不想問,上司會覺得:“真傷腦筋,這個人是不是真正了解了呢?”從而使上司感到擔心。當上司尚未叫你到他眼前,你應先自動地去問:“關於這件事,這個地方我不太了解。”或:“這一點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不知經理的意見如何?”

上司一定會很高興地說:“嗯,就照這樣做!”或:“大體上就這樣好了!”對你預想不到的地方加以補充,並將不對的地方加以糾正。

2.以最快的速度彙報新信息

在外麵聽到任何新的消息,回公司後,就要盡快地向上司報告。尤其是有生意往來的客戶或相關行業界的情報消息,上司一定是求之不得。

一般說來,地位越高的人,對情報的渴望度就越強。關於重要客戶的情報更是“聽”之唯恐不及。因為即使一些表麵上似乎微不足道的事,對上司而言,其中或許就藏有玄機,如客戶中的職員或親屬有人要婚娶,或是客戶的交易狀況與金融動態,等等。

上司若能從部下處得知詳細情報,就可以掌握先機展開行動,這樣至少不會輸給同行業的競爭對手。

一個能經常取得珍貴情報的部下,無異於如上司的左右手一般的重要。因此,做部下的一旦得到新消息,不論事態大小,都要盡快地向上反映,而上司對這種部下當然也印象特別深刻。

迅速傳達情報,就是部下對上司的一種“敬業”的行為。部下的敬業對上司是再好不過的,它至少會讓上司沉醉在身為上司的優越感中。

3.別忘了在他人麵前稱讚上司

當著上司的麵直接給予誇讚,雖然也是一種“奉承”上司的方法,卻很容易招致周圍同事的輕蔑,而且,這種正麵式的歌功頌德,所產生的效力反而很小,甚至有反效果的危險。

與其如此,倒不如在公司其他部門,上司不在場時對其適度稱讚一番。這些讚美終有一天還是會傳到上司耳中的;同樣地,如果你說的是一些批評中傷的話,遲早也都會被泄露出去的。一個精明能幹的上司,即使在他管不到的部門內,必定也會安置一兩名心腹的。

自己的下屬在其他部門是否受歡迎,這也是上司很在意的事情。自己的部下很得人緣,上司也會覺得自己很有光彩。如果他又知道,那位部下在其他部門中不遺餘力地稱讚他,不用說,上司對那位部下的好感度是直線上升的。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一個下屬和其他部門的人,尤其是和其他部門的上司走得太近,這時,直屬上司可能就會不高興,人總是有猜疑心的。

4.坐在上司的身邊

常見到有這種情景,在事先沒有安排座次的座談或某些較隨意的場合,許多下屬都躲著上司,坐在離上司較遠的地方。有時上司主動招呼下屬向他靠攏,但下屬卻惴惴不敢從命。

也許有的下屬怕坐在上司旁邊,被人在背後說拍領導馬屁,結果好像領導的身邊就成了禁區。其實,如果心地坦然,敢於坐在自己的上司身邊,恰是一種自信自強的表現。你想,坐在上司身邊,就意味著要隨時應答上司的談話。上司會從你的舉止談吐中感覺你的素質與風度,還會從你對事物的分析中看出你認識問題的水平,甚至能從你那不卑不亢、有禮有節的儀態中感受你的人格魅力。一個對自己的素質修養和業務能力充滿自信的人,是不怕同領導坐在一起的。相反,有了與領導麵對麵溝通與交流的機會,會促使領導慧眼識才,更進一步地了解自己。同時,你也可以在同領導的交談與探討中,更深入地了解領導,學習許多新的東西。正如同有的秘書常在領導身邊,領導的認識水平與辦事經驗對他言傳身教,使他耳濡目染,從而“勝讀十年書”,獲益匪淺。

總而言之,你應該常常跟在領導左右,如果你總是怕人說三道四,而甘當“後排議員”,那你就永遠也無法引起領導的注意,所以你要學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