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君子愛財,取之於正道(1 / 1)

有人訪問過李嘉誠先生,問他成功之道。李先生謙虛地說,他隻是一個普通人,並算不上是成功。不過,在自己日常的生活中,有一些原則他是一定會遵守的。這些原則,包括了做人要勤懇,不可以懈怠,做人要克勤克儉,不可以浪費。另外他談及對人之時,認為對自己要節儉,但對他人則一定要慷慨,做任何事,都應該為他人的利益著想,以他人的利益為最重要的依歸。

李嘉誠先生講到他在商場上賺錢的時候,總是提到他做生意的手法是利己利人,“是我的錢,一元我都要;不是我的錢,送到門口我也不會要”,“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作為中國人,我們慶幸有李嘉誠先生這樣的商業巨富為國人爭光,使外國人知道,中國一樣有傑出的生意人,一樣有超乎常人商業頭腦的人,一樣有目光如炬、有先見之明的生意人。同時,李嘉誠先生所賺的錢,全部是在提供產品及服務於顧客之時,使顧客在滿足他們的需求、大家互惠互利之下所賺回來的錢。這些錢不是他旗下的企業通過剝削消費者或是以任何形式的巧取豪奪而得來的。

李先生曾在公開場合說過,他的錢沒有一分一厘是見不得光的。這種瀟灑和坦然是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的。這就是“君子愛財”的狀態。而這種通過正道取財的途徑乃謙謙朗朗的君子之所為。誰道:“人無橫財不富”?李嘉誠先生的成功不就是最好的反證嗎?

李嘉誠先生數十年來在商場經營,由自行創立第一家塑料工廠開始,然後進軍地產行業,再收購和記黃埔,收購香港電燈集團,收購青洲英泥有限公司,再打開電訊業務、貨櫃碼頭事業,進軍其他國家的電訊業等,所有利潤都是通過正當的生意賺取回來的。但他卻登上世界十大巨富之列、華人首富的位置。這給我們一個深深的啟示。

這個啟示就是,如果我們有很強烈的進取心,希望出人頭地,希望創一番大業,希望名成利就,財富滾滾而來,從事正業,一樣有出人頭地的一日,一樣有致富的一日。千萬不要走歪路,幹一些非法的勾當。否則可能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頭已是百年新。

從李嘉誠先生的成功史中,我們看到,隻要個人肯努力,再加上成功人物應有的眼光、判斷能力等因素,財富就會穩穩當當地湧來,而靠非正義途徑所得的財富終究難登大雅之堂,也會終生事端。

李先生為人節儉,為公益事業不遺餘力,為興辦教育事業勞心勞力,他賺到的錢都是從正當生意中所獲取而來。他認為值得賺的錢就嚐試去賺,以“有道”的方法,甚至舍個人利益,以公利為先去賺錢才賺得踏實、順心。這是一種氣度、一種胸襟、一種令人尊重的情操。雖然沒有巧取,沒有豪奪,隻是公平交易,但就是因為他做生意手法公正公平,使他贏得了在眾人心目中的聲譽,也贏得了誠信。這反而使廣大消費者對李先生旗下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有高度的信心,使李先生的業務不愁沒有客戶,使李先生能夠賺得更多的利潤。

“你不能花太多錢在自己身上,但你要在你的朋友身上花錢。對自己要節儉,但不能對其他人吝嗇。”他經常告誡自己的兒子要誠懇待人,處處以他人的利益為上。“一個人應以忠誠為主,應節儉的時候要節儉,應用的時候要用。”

而現在有許多人難耐經濟熱浪的衝擊,眼見周圍的人一個個財源滾滾,就恨不得自己也成為一個巨富,投機鑽營、捷徑求財,能想的招兒全都用上,結果害人害己,不僅美夢難圓,還連累親人。其中盡管有人僥幸成功,可好景又能延續多久?所以,君子愛財,要從正道求取,要對得起自己和親人,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