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不喜歡別人用命令的口氣對自己說話。如果你想要別人按照你的意思去辦事,在跟別人講道理的時候就要盡量采用商量的語氣。有時,盡管你是站在發號施令的位置上,但要想讓別人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命令,就不能采用命令的語氣。
一個盛夏的中午,在一個建築工地上,一群工人正在蔭涼處休息。監工走上來,嗬斥工人說:“你們明知道工期很緊,吃完飯了還在這裏磨洋工,還不快去幹活!”工人們平時就很害怕這個監工,雖然不情願,但還是起身去工作了。當監工走開的時候,工人們就又停下休息了。如果那個監工能夠和顏悅色地對工人們說:“工友們,現在工期很緊,要辛苦大家了,希望大家能夠犧牲一點休息的時間,盡量趕一趕工期。早點收工,大家就能早點回去洗澡、休息。大家看怎麼樣?”這樣一來,即使天氣再炎熱,工人也會站起來開工了。
而在處理相同的問題時,查爾斯·斯科爾特就采取了很恰當的辦法。
有一天,查爾斯·斯科爾特經過受他管理的美國鋼鐵公司的一家鋼鐵廠。當時正是中午,他看見幾個工人正在抽煙,而在他們頭上,正好有一塊大牌子,上麵寫著“禁止吸煙”幾個大字。一般的管理者通常會走上前去,指著那塊大牌子,對工人說:“你們難道不識字嗎?這裏不許抽煙!”
但斯科爾特沒有這樣做,他走向那群工人,掏出口袋裏的雪茄,分發給每一個工人,然後用商量的語氣說:“你們能不能到外麵去抽這些雪茄呢?”工人們立即就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掐滅了手裏的香煙,並且以後再也沒有在工地上抽過煙。從此,他們就更加敬重斯科爾特了。
如果你遇到斯科爾特這樣的總經理,看到你違反了公司的規定,卻沒有嚴厲地製止你,而是送你小禮物,還用商量的口氣委婉地規勸你,你會不感動、不從善如流嗎?
當你要和別人交涉時,最好能先委婉地說明事實,然後再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這樣別人就能心平氣和地傾聽你的講述並接受你的意見了。
湯姆剛搬到一個新地區,發現鄰居養了隻大獵犬,平常總是放任它在附近亂晃。
雖然這隻獵犬性情溫馴,不過,自己的小孩看見,總會感到害怕,除了待在自己家院子裏,哪裏都不敢去玩。為了不傷和氣,隻好去獵犬主人家拜訪,說明來意。
“您好,我是您的鄰居湯姆,我們想和你商量一些事情。你的狗很健康、非常活潑,不過我們家小孩看到就會害怕,不敢出門玩,我怎麼講都沒用。所以想請你幫個忙,下午5~6點,暫時讓你的獵犬待在家裏,這樣我們家小孩就可以出來玩一會兒。6點後,我會叫小孩回家吃飯,之後你的獵犬愛去哪裏晃,我們不會有任何意見。希望你能體諒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