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題這麼簡單,你怎麼會錯?真是粗心。”
“哎呀,試題太多!”兒子嬉皮笑臉地說,“時間不夠,根本來不及檢查。”
此時,女兒也在旁邊幫弟弟說話:“沒關係啦,少一分而已。”
“少一分而已?”媽媽很嚴肅地說,“以前你爸爸參加高考時,如果成績‘少一分’就不會考上大學;考不上大學就不會跟我同班;不跟我同班,就不會認識我;不認識我,就不會和我結婚;不和我結婚,就不會有你們倆。所以,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怎麼可以說少一分沒有關係呢?”
媽媽這麼一說,姐弟倆目瞪口呆。
在學習和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一”的重要性,59分加1分才算及格;99度的水加1度才算開水。
愛迪生說:“百分之九十九的汁水,再加上百分之一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恰科是法國銀行大王,每當他向年輕人回憶過去時,他的經曆常會令聞者沉思起敬。
還在讀書期間,恰科就有誌於在銀行界謀職。一開始,他就去一家最好的銀行求職。一個毛頭小夥子的到來,對這家銀行的官員來說太不起眼了。恰科的求職接二連三碰壁。
後來,他又去了其他銀行,結果也令他沮喪。但恰科要在銀行裏謀職的決心一點兒也沒有受到影響。他一如既往地向銀行求職。
有一天,恰科再一次來到那家最好的銀行,“膽大妄為”地直接找到董事長,希望董事長能雇傭他。然而,他與董事長一見麵,就被拒絕了。對恰科來說,這已是第五十二次遭到拒絕了。當恰科失魂落魄地走出銀行時,看見銀行大門前的地麵上有一根大頭針。他彎腰把大頭針拾了起來,以免傷人。
第二天,恰科又準備出門求職。在關門的一瞬間,他看見信箱裏有一封信。拆開一看,恰科欣喜若狂,甚至有些懷疑這是否在做夢。他手裏的那張紙是錄用通知書。
原來,就在恰科蹲下身子拾起大頭針的時候,被董事長看見了。董事長認為如此精細小心的人,很適合當銀行職員。所以,改變主意決定雇傭他。恰科正是一個對一根針也不會粗心大意的人,因此他才得以在法國銀行界平步青雲,終於有了功成名就的一天。
公元1500年,意大利佛羅倫薩采掘到一塊質地精美的大型大理石,它的自然外觀很適於雕刻一個人像。大理石在那裏放了很久,沒有人敢於動手。後來一位雕刻家來試了一下,但他隻在後麵打了一鑿,就感到自己無力駕馭這塊寶貴的材料而住手了。
後來大雕刻家米開朗琪羅把這塊大理石雕出了曠古無雙的傑作——大衛像。沒想到先前那位雕刻家的一鑿打重了,傷及了人像肌體,競在大衛的背上留下了一點傷痕。
有人問米開朗琪羅:“那位雕刻家是否太冒失?”
“不,”米開朗琪羅說:“那位先生相當慎重,如果他冒失輕率的話,這塊材料早已不存在了,我的大衛像也就無從產生。這點傷痕對我未嚐沒有好處,因為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每一刀每一鑿都不能有絲毫的疏忽。在我雕刻大衛的過程中,那位老師自始至終都在我的身邊提高我的警惕。”
大衛背上的傷痕,提醒我們要認真麵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無論是開始的那位雕刻家,還是大名鼎鼎的米開朗琪羅,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不朽的大衛雕像,還有那背上的一點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