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下煙火(1 / 2)

今年對於整個大夏王朝而言,最重要的兩件事,第一件事是靖南王出海遊玩去了,這對於朝廷而言,是最為緊迫也最為有機會的一次。少了靖南王的靖南軍,簡直是在給朝廷拉攏的機會,朝廷向來不希望失去對整個天下軍隊的控製,其中西涼軍是以兩河軍為主的,在西涼王的控製之下其實屬於尚好的形勢,依然有大部分的將官在朝廷的掌控之下,不少的朝廷大員子弟在其中為官為將,朝廷對其做到了底層的控製。

畢竟西涼軍還要抵抗隨時北蠻有可能的進攻,因此朝廷在對西涼軍的軍餉上還有著絕對的控製,也就因為軍餉這一方麵,西涼軍受到朝廷的控製是比較多的,故而限製也很多,朝廷一直將西涼放置在一種水火不容的境地之中,既能夠著火,又能夠碰觸到水,既不能發展,又不會毀滅,這一切都把控在熙培公的絕對控製下。

可以說,熙培公的出謀劃策,使得西涼軍這一塊完全穩定了下來。不然西涼軍猛如虎,向來西涼王向朝廷要起軍餉軍糧來是獅子大開口的,張口要軍餉的價錢都超過了其他各部分邊軍的總和,雖然合情合理,但朝廷如果滿足了他這一要求,雖然不算什麼很大的問題,卻完全是助長了西涼軍的勢力,朝廷可不希望在王朝的西北邊陲又發展出一個西涼國來,故而每次都嚴格的控製著漕運,使得西涼軍在僅僅能夠飽腹的情況下,偶爾還能吃吃肉。

然而靖南軍卻不同了,靖南軍的所有主導權完全在靖南王手中,即使遼東道整個的掌控在烏抿雨的手中,蜀中道整個的掌控在吳鈺庭的手中,但兩個道近二十萬的戰軍卻仍然都打著靖南軍的旗號,靖南軍體係三大軍係中以荊州道靖南軍為首,數次北上抗爭北蠻子都是以這支軍隊為主,數次戰爭培養起來的軍隊,更加強大,所向披靡。

而越強,卻越讓朝廷忌憚,所謂尾大不掉便是這個樣子,而當然了,朝廷也試過派遣過子弟加入靖南軍,但無論何等性格的子弟都很難在靖南軍中混下去,而這些朝廷的子弟可一一都是人中龍鳳,能文能武的,就是入不了靖南軍的眼,至於個中原因,據說是這些個子弟並非楚門出身,所以根本不受待見。

在歐陽歇離開了大夏王朝去海外遊玩的消息傳到承天殿的時候,皇帝非常開心的拍起了龍椅,六部大員都知道怎麼做了,盡量安排人員進入靖南軍實際控製的各道,趁著靖南王不在的空檔時間,爭取得到靖南王諸將的認同,便是朝廷最大的努力方向。

在京畿道的許多官員,都盡量督促自己的子孫去往荊州道與蜀中道去,至於遼東道,恐怕隻有沒落子弟與家族中不受待見的後生才會被派遣過去,地廣人稀的遼東道,可是一個受苦的地方,沒有官員願意把自己的愛子送過去。

當然這一切肯定都是在朝廷的默許之下進行的,搞的有聲有色,對此靖南軍竟然毫無知覺,似乎也並不打算進行多大的幹預,任何外來的子弟都願意接納到軍中府中。

最重要的第二件事便是,北蠻再次進攻了,讓人完全的措不及防,北蠻於九月底,如同三年前一樣,在九月底的那一天發起了對中原的全麵進攻,在雲中道的邊陲線上,連天一線的北蠻子戰旗在天邊搖曳,而且這一次的進攻比以往的每一次都要更加強烈。

西涼道、雲中道、遼東道三麵全部在第一時間向京畿發送了戰報,而西涼道在第二天便立馬發出了第二條戰報,西涼道在第一天交鋒的時候,就被奪了一城,守將身死,官兵盡降!

這條戰報遞到禦案上,讓正在決定是否禦駕親征的皇帝,更加驚歎了,難道這一次,西涼道抵擋不住了?

向來北蠻進攻中原的三條路都維係著平衡,隻要任意一路沒有受到致命打擊,就不會對總體格局造成一丁點兒的影響,但一旦任何一路受到破壞,就會產生極大的影響。雲中道的後麵便是京畿道河西路,這裏同時也是西涼道的背後!北蠻無論是打通了西涼道還是雲中道,都可以直接打入京畿道河西路,而在京畿道河西路的後方,便就是京畿!

河西路屬於府軍所管轄,多年未經厲過戰場的府軍向來在每次大戰都充當客軍,除非前線打光了才補上去,故而府軍的軍隊實力也大大的比不過邊軍,想想若是西涼道破了,可能北蠻子幾十萬大軍就會趁虛而入從河西路直接撲向京城,到時候雲中道也腹背受敵,想想都讓人感覺到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