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花語:我的歌並非唱給寂寞,點綴荒原,是唱給真善美的無邊希望……
今天,女性擁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一切皆有可能,內心的力量比天氣的陰晴更重要。
實現自己。證明自己。
我的世界我做主。
揚帆啟程,跟你的工作一起成長吧。
選一雙適合你的鞋子
思考清楚你是誰及什麼是你能做得最好的。這是件要求很高,也非常困難的事。
——彼得·杜拉克
不要讓工作將你的格局變小了,而要用工作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出來,以實現自己的理想。
經常聽到職場女性這樣抱怨“我不知道到底適合做什麼!”“我老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鞋子太大、太小、太鬆、太緊,都是跑不起來的,更不要說跑得快。你的腳一定要穿上適合自己的鞋才行。每個人的鞋子不一樣,有不同的型號、尺碼,每個人的職業定位也不同。我們的職業定位如同給我們的腳選擇鞋子一樣,應是最合腳的。
穿上了合適的鞋子我們再跑。
給自己一個目標
1952年7月4日晨,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籠罩在濃霧中。在海岸以西21英裏的卡塔林納島上,34歲的弗羅絲·查德威克,開始向加州海岸遊過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個遊過這個海峽的婦女。在此之前,她是從英法兩岸遊過英吉利海峽的第一位婦女。但是經過15小時55分鍾之後,她放棄了這次衝擊。其實,人們拉她上船的地方,距離加州海岸僅有半英裏。事後,弗羅絲說,令她半途而廢的不是疲勞,不是寒冷,而是在濃霧中看不到目標。
當時若不登高望,誰知東流海洋深。如果不會自己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就隻能在人生的路途上徘徊,永遠到不了任何高度。
人們經常會停滯在離成功還有一點點距離的地方,這多半是因為她們的目標很模糊。茫然無目標的漂蕩終歸會迷路,而你心中那一座無價的金礦,也會因不開采而與平凡的塵土無異。
如果沒有確定自己的目標,就不可能采取任何步驟,也不可能發生任何奇跡。有了目標,內心的力量才會找到方向。一個清晰的目標,是不會讓人輕易放棄的。
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自己決定。
目標決定了我們成功的高度。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我們今天站在哪個位置並不重要,但我們下一步邁向哪裏卻很關鍵,而且是需要我們精心去思考的。
一個尋不著目標的人,就像多頭馬拉的車一樣漫無目標,令人泄氣。因此,我們必須先弄清自己工作的目標與意義。一旦確定了,強烈的工作動機就會啟動我們的生命活力。當遇到不如意的工作安排、上司的不信任、同事的難纏猜忌或其他工作低潮時,它會有助於我們迅速抓住問題的主要環節並確定自己應采取的立場:是應該積極行動,還是冷靜地等待時機,抑或幹脆地一走了之。因為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在{青緒低潮中恢複理智,獲得行動的動力。
了解你自己
成功的職業生涯無不從一個成功的目標定位開始,而成功的目標定位基於對自己的清醒認識。那麼如何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從而找到和自己相匹配的行業與職位呢?
你需要全方位地了解自己。
每個人的綜合能力都可以通過一個四層的金宇塔模型來表示:
“知識(knowledge)”是個人通過學校、書本及其他媒介,對某些事物和領域所產生的了解。豐富的專業知識是我們在某一領域獲得成功的關鍵。
“技能(skill)”則是個人通過實踐活動,對某些工作已經獲得的經驗和已經掌握的技巧。由於知識和技能是我們已具備的要素,它們最容易進入我們的視線,也最容易擾亂我們的視線。比如許多求職者個人簡曆都在不斷強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卻忽視了更加關鍵的“才幹”
與“驅動力”而這兩方麵往往是用人單位看重的因素。
“才幹(ability)”是建立在性格、經曆、知識以及技能基礎上的個人所具有的潛能。比如一個人的領導能力、分析溝通能力以及人際關係能力。
“驅動力(drive)”則是個人內心深處進行工作的動力源,即自己究竟為什麼而工作。自己是不是擁有自信、積極了解自己的驅動力也就是了解自己的價值取向,從而可以與期望行業、企業的價值進行對照,並可以考察自己是否與他們相匹配。
我們應該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並決心為實現自己的抱負而努力奮鬥。要獲得成功,必須了解自己。在站自己進行評價時,我們要問:“我是誰?我以什麼為重?我的人生追求什麼?”
如果對自己想要幹什麼,能成為什麼樣的人都不清楚的話,我們也可以請教專業人士。一般情況下,由專業顧問主持的心理測量工具能幫助我們了解、發現自己。具體說,就是幫助我們了解 自我的職業需要,即自己想要從事什幺職業,了解自己的氣質與個性特點,分析自己適合從事什麼職業,了解自己的職業能力及其傾向,看看自己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才能最充分地發揮潛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