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女兒淚(1 / 2)

白熾燈在頭頂“呲呲”地跳動著,整個派出所一片寂靜,風從休息室沒關的窗戶外湧進來,帶著森冷的寒意。我知道自己還沒能脫離這個非人的空間,外麵消失的警察仍然沒有回來,但我卻陷進了那男鬼講述的故事裏,無法抽離意識去琢磨這些問題。

男鬼的聲音嘶啞難聽,每一個音節都仿佛砂紙一樣刮在我的耳膜上,但也正因為這低沉駭人的聲音,讓這個故事顯得越發淒楚悲涼。

我剛才放走的女鬼,原來是清朝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姐,姓袁,小字辛素,極擅女工,天生有一雙巧手,相貌也十分標誌,可以說是袁老爺的掌上明珠,多少富家子弟前來提親,袁老爺都再三思量、幾番甄選,隻為了給女兒找一個堪稱人中龍的如意郎君。

袁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日在閨房內巧製精美繡圖。起初是做一些花中四君子、蝴蝶偷蜜的圖案,但畢竟年歲愈長,袁小姐也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手裏的圖案變作龍鳳呈祥、鴛鴦並蒂、金童玉女、彩蝶雙飛,她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不顧丫鬟勸阻,溜出大宅去見外麵的世界,也想替自己覓得一位知心的夫婿。

當時正值各地讀書人上京赴考,袁家所在的鎮子又是入京必經之路之一,因而到處都是趕考的考生。知識分子雲集一堂,自然少不了曲水流觴、吟詩作對,袁小姐就在一處茶寮裏,逢上了一群書生做對子互相打趣。

文人相輕,大多數考生都認為自己才是科舉狀元之流,看不上其他書生,對子做得大多尖酸刻薄,極盡諷刺之能。袁小姐實在不喜歡,正想走,卻聽一書生做了讚賞在座一眾考生的對子,對子做得雖然平實,但在當時的袁小姐心中,卻無異於一股清流,她自小也學得詩書文采,能從這對子裏聽出那書生才華洋溢,卻十分謙虛,再看那書生相貌堂堂、舉止文雅,心裏不由得升起傾慕之情。

為了這書生,袁小姐又在茶寮裏呆了一個多時辰,直到袁老爺帶著瑟瑟發抖的丫鬟趕來捉拿,她才不情不願回了家。自那之後,袁小姐對那書生日思夜想,又派丫鬟多方打聽,才知道那書生姓唐,也是要上京赴考,但盤纏卻沒了,因此滯留鎮中,替人作畫寫信賺些路費。

袁小姐取出珠寶首飾,讓丫鬟典當了去捐助那書生,書生驚訝之餘銘感屋內,特意為小姐作詩感謝。小姐又賦詩一首回贈書生,一來二去,兩人竟以信件來往,互通了心意。

袁老爺在選婿一事上拿不定主意,也不知道小姐和書生的情愫,便提著諸多俊逸少年的丹青來讓小姐擇婿。小姐眼珠一轉,提出拋繡球招婿的法子,袁老爺雖然認為太過兒戲,但的確愛女有加,不忍駁她的心意,這便架了高台,告知袁小姐將在吉日吉時拋繡球、擇夫君。

袁小姐寫下一首藏頭詩,向書生表達心意的同時,提醒書生在當天前往接繡球。果然,拋繡球當日,書生早早就到了高台之下,袁小姐本就芳心暗許,將自製的銅鈴繡球向著書生的方向拋,銅意為“同”,鈴兒“叮鈴鈴”脆響,全是小姐對書生的心意。書生也不怠慢,穩穩將那繡球接在懷裏,這事兒就這麼輕巧的成了。

一見女兒選中的是個落魄書生,袁老師非常不滿,但袁小姐心思靈巧,將書生的詩詞畫作日日帶給袁老爺看,將書生捧上了天,說他一定是當年狀元人選。袁老師雖然是跑碼頭起家,是個糙漢,但對知識分子分外敬重,一見女兒這般看中那書生,也就許下承諾,資助那書生上京趕考,等書生中了三甲歸來,便將女兒嫁與書生。

書生攢夠盤纏上了路,臨行前趁良辰破了袁小姐的身子,以此證明自己終將回來迎娶小姐。數月後,袁小姐收到京城抵來的消息,書生未中狀元,但幸而得了探花,將分往兩廣任職,也是頗有所成。

袁小姐這便在家中等候書生歸來,更連夜趕製大紅嫁衣,隻等書生上門提親,便可與書生拜堂成親。但讓袁小姐始料不及的是,書生被朝中要員的女兒看中,招為夫婿,尚未前往兩廣任職,已調任京城,在天子腳下任了一個肥差。

小姐如五雷轟頂,收拾包袱就要上京去找書生。袁老爺哪裏丟得起這個臉麵,也自認不是那朝中要員的對手,便將小姐囚禁房內,寸步不讓她出。袁小姐肚子越來越大,鎮內外將她錯許夫婿這事傳得沸沸揚揚,她日日在房內以淚洗麵,將那紅繡球上叮叮當當響的銅鈴撞球一根根折彎,十指指甲盡斷,血水將鈴鐺染成了紅色,一層層的血垢,擦都擦不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