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隨軍學堂(1 / 2)

湯鶴武這場病哩哩啦啦,直拖到年過了一半,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時候才算是有了些起色。但即便是沒好利索,他也不能再在床上躺下去了,因為這一天,就是這批學兵營的士兵出營的日子。

按照先前的規定,士兵們出營之後,根據其興趣愛好及平日各項成績綜合評估,以決定其去向,去向嘛,當然都是到隨軍學堂繼續學習,不外乎是:步兵學堂、炮兵學堂、騎兵學堂、水兵學堂四種。如今定海鎮草創,合格的教育人員實在是少得可憐,步兵科的提調如今已經委任了剛剛加入定海鎮的普魯士退役軍官文森特,原本兼任此職的北洋武備學堂炮兵科高材生梁鴻時,則專心擔任炮兵科提調,至於騎兵科提調,則委任了湯鶴武厚著臉皮從老上司袁世凱哪裏討要來的騎兵教官梁華殿。

說起梁華殿這個人,實際上是湯鶴武的老教官之一,和湯鶴武之間,很有一些淵源。當年袁世凱小站練兵的時候,曾允許湯鶴武隨軍完成訓練,湯鶴武的訓練比較自由,沒有哪一類士兵的局限,步兵他精通,炮兵他擅長,騎兵他也稱得上。湯鶴武生來對騎馬就很感興趣,梁華殿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走進了湯鶴武的生活。

袁世凱赴小站練兵之初,夾袋中可用的人才實在是太少,除了幫他參讚軍務的老朋友徐世昌,和充當文案的另一個老朋友唐紹儀之外,幾乎就再無可用之人了,為了在軍中培植自己的勢力,才簡拔了湯鶴武這個傻小子為他衝鋒陷陣、保駕護航,但袁世凱自己也清楚,無論是徐世昌還是唐紹儀,都不能幫他編出一支像模像樣的新式軍隊來,更別提戲子出身的湯鶴武了。既是編練新式軍隊,就得有懂新軍事的人。為了搞到這樣的人才,袁世凱找上了曾擔任過天津北洋武備學堂總辦的老朋友蔭昌,蔭昌為他推薦了兩個天津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的高材生,一個叫王士珍,另一個就是梁華殿。

本該是飛黃騰達的路,可哪知道,梁華殿這小子,運氣實在是不好,好好的升騰之路,硬是險些讓他走成了黃泉路。

梁華殿第一次倒黴,是在一次夜*的時候,他失足落水,險些淹死,還好湯鶴武當時就在他身邊,看見教官落水,趕忙跳下去救,可湯鶴武在北京長大,自幼就是個旱鴨子,跳進水裏才想起來自己壓根兒就不會遊泳,眼看著兩個人在水裏撲騰,周圍的人可都急死了,梁華殿死了不要緊,人才而已嘛,那玩意兒多得是,湯鶴武卻不同了,那可是袁大人跟前的新貴啊,他可不能出事,眾人想先救湯鶴武,可腦中還有一絲清明的湯鶴武怎麼都不肯,無奈隻能先用最快速度把梁華殿救起來,再去救湯鶴武的時候,他已經是奄奄一息了,雖說最終救了回來,但還是惹得袁世凱發了好一通脾氣。梁華殿就這麼著,莫名其妙的欠了湯鶴武一條命。

梁華殿第二次倒黴,則是因為他的臭脾氣。有能耐的人嘛,脾氣大些也是應當的,起碼湯鶴武是這麼覺得的。救了梁華殿一條小命,人家別說感恩戴德,連句客氣話也沒說過,湯鶴武自己不在意,袁世凱看在眼中卻暗暗對梁華殿起了不滿之意。一次出*時,梁華殿與德國教官的意見不大一致,梁華殿固執己見,把德國教官氣得大胡子直顫,早已對他的不滿的袁世凱明知德國教官也有過錯,卻偏偏要拉個偏架,把梁華殿一頓痛斥不說,還下令將梁華殿重責一百軍棍。這一百軍棍可不是小數目,若是真按照袁世凱的意思打了,就算要不了梁華殿的命,他那兩條腿也勢必保不住了。這個時候,奉命負責監刑的湯鶴武起了惻隱之心,雖然梁華殿平時對他每個好臉兒,但人家罪不至死,總不能因為袁世凱的個人喜怒就給打死打殘了吧?這麼想著,湯鶴武雙手食指交叉,偷偷給負責行刑的手下打了個暗號,示意他打“出頭棍”,也就是說,落棍的時候,棍子的前端露出一截,隻拿棍身擊打,疼痛依舊,傷害卻小了很多。如此這般,梁華殿又欠了湯鶴武一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