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如槳的手指將那個明媚的禮拜天濃縮成一串熟悉的電話號碼,便對話筒那頭的朋友說:“出來走走,讓田野的風朗誦我們的背影如何?”朋友愉快地給了我一個滿意的回答。
那天的太陽是帕瓦羅蒂的太陽,暖暖地照在我們的身上。風,從春天的胳肢窩裏很抒情地溜出來。天,藍得讓人心疼。春光,“哢嚓哢嚓”地被我拍上了底片,手中的照相機,鳥兒一般在晨光中蕩漾。
在一條文弱的河堤上緩緩騎車的時候,突然我的目光被一株樹吸引住了。我“噌”地蹦下那輛老爺車,把照相機對準了它,焦距調到令人激動的程度——那是怎樣的樹啊!
隻見它的根係完全裸露在外麵,整個樹幹淩空懸在河堤的橫斷麵上。
乍一看,它似乎要跌進深淵,仔細一瞅,方知它偉岸的身軀正利箭一般地直刺藍天,欲傾的姿勢,是另一種崛起。幾隻不俊不醜的鳥兒,正口銜草枝在它的發間築巢。這棵樹看樣子在這兒已定居好多年了,曆經了淒雨蒼霜而不倒地。它懸空而立的模樣,在大地這張稿紙上挺拔成了一行警句……
我按動快門,“啪”地一聲將這棵樹拽進鏡頭,回首對站在一旁的朋友說,等照片洗出來,我就給它標上名字——堅持。
照片洗出來後,效果果然不錯,博得好幾個朋友的讚譽。但有一個朋友卻指著照片的標題“堅持”二字問我:你知道它的涵義有幾種嗎?接著,朋友侃侃而談:“堅持”的涵義有兩種,一種是指對外界環境的抗爭,一種是指對自己心靈的抗爭。像你這幅照片上的這棵樹就是前一種意義上的堅持。
朋友又給我講了一個哲理故事,他說每個人都有惰性,而且我們每天都處在惰性包圍之中。惰性像稻草,一根根地向我們壓來,一開始你感覺不到它的重量,但當它越積越多,終於有一天,隻須添上最後一根舉足輕重的稻草,你就會堅持不住啦!終於會被它壓趴下。朋友說,在那些惰性的稻草壓迫我們的過程中,人是在無知無覺地堅持的,這是一種心靈上的抗爭……
聽了朋友所說的話,我隻能做沉思狀。過去,我也曾不知深淺地把自己比喻成一株樹,但當別人冷漠的目光像寒風一樣吹過來,我曾經顫抖過;在那個名叫理想的前沿陣地,我曾經很深的失落過,曾經差一點因為處境的艱難而潰退;人模狗樣地活了25年,曾經被別人愛過恨過,也曾經恨過愛過別人;曾經在彷徨苦悶的時候想過摟著地球自殺……但最終我還是挺過來了,在腳下的這塊土地上,堅持讓自己的信仰發光、靈魂獨唱。當然,我們不必像樹一樣在懸崖上被動地堅持,我們更應該主動地堅持,當那些“稻草”壓向我們的時候,來一根扔它一根,讓自己的心靈始終保持愜意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