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假如重新選擇——做人的哲理(8)(1 / 2)

女兒高興得又蹦又跳地下樓去了,留下兩個女人在飄著咖啡香的屋裏,品味著比咖啡還要香醇的情誼。

美文欣賞

女兒的禮物,其價值並不在於貴重與否,而在於寄托的款款盛意;真誠的回報,其價值並不在於值多少錢,而在於表達的真摯感情。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是比黃金更加珍貴的東西,因此一定要珍惜和善待。

生命是一種緣

素素

而那永遠抹不去的裂痕,又會帶來多少的遺憾?

那麼多的人都懂得怎樣愛護這嬌嫩的藝術品。人不是一件更精巧的藝術傑作嗎?人之對物尚能如此無微不至,那麼,人之待人呢?

善待自己過生日的時候,總想有人來表示些什麼,好讓自己知道旁人還很在乎你。及至收到了那些生日禮物,往往又淡漠傷感得如灰如死。到底年年都有一個生日。林林總總、大大小小的禮物收了幾十年,買來送去,一手進一手出,誰又知道這份禮物是虛應的景,還是真愛的心?

人,其實都很貪,要的是旁人的一顆心。

去年生日,果真得到了一顆。朋友遞給我盒子,是請精品屋包裝了的:湖藍和銀色相間的彩條紙上覆著一朵淡紅的玫瑰。我取下那花,小心地層層拆開包裝時,感動得幾乎落淚。就因為這一層精美的包裝,看到了朋友誠心的祝福與關懷。知道在他心裏定是這般精心愛護我的。

有些事確實是我輩凡人參不透的。比如常常要被這精美的外表迷惑,常常認為好的包裝就是對內在的一番珍視。因此,才有了那些貴得不合理的名牌服裝吧?一直以為時裝隻要能烘托出自己的優點,都是上品。而且,薪水階層,與其買一套名牌,不如買幾套好看的。反正是穿衣服,不是穿牌子。直到收了那盒生日禮物才明白:人也渴望給自己一份精心的照顧、一款好的包裝。不僅僅是炫耀自己工作出色能賺錢,更是對自己的愛惜和欣賞。每個人內心都有這樣的想法:再好再貴的包裝對自己來說都不過分。

愛名牌事實上是愛自己。年輕人更是如此。所以,名牌流行。

擋不住的誘惑曾經流行過罐裝可樂荔枝糖,流行過蘿卜褲乞丐衫,流行過錄像機,也流行過卡拉OK……今冬流行的是炒股票,是手編絨線長大衣。

流行的勢頭總是一個接著一個,從沒有厭倦的時候。

不管我們如何刻意要追求獨特,上海街頭常常會在一夜之間變得滿世界的檸檬黃或者別的什麼。

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喜歡這時興的東西,你總會不由自主地去追逐去模仿,並因此才覺得心安理得。

生活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你又怎能不在流行的漩渦裏打轉?

流行是都市生活的標誌,都市人特殊的心理需要。

孤獨也許是都市人永難治愈的痼疾,而流行則是抵抗孤獨的手段。

紅塵滾滾,人流如織。盡管我們總在公共汽車裏擁擁擠擠,總在商場馬路上摩肩接踵;盡管我們有共同的語言,有共同可以談天的地方,然而,心與心的距離卻相隔遙遙。沒有人能走出自己,也沒有人能融入別人的生活。

於是,匆匆交臂之時,總渴望有熟識的東西出現。流行的東西便成了陌生人之間共同的標誌,它給有著深深孤獨感的都市人帶來幾分大眾的認同,幾分親切和幾分安慰。

而都市裏交通的發達,信息傳播的迅速,也正好為流行提供了最佳的條件。上下班時聽到的新聞,影視中一瞥的款式,都可能成為一哄而起的仿效目標,成為流行。

薄胎瓷器平生尤愛薄胎瓷器之類的工藝品,總想捧它幾套回來,輒可蓬蓽生輝。無奈家裏居室委實太小,我又常磕絆,不忍心看著它頃刻間就碎成千片。

曾經陪一位朋友去選購薄胎瓷器。那家店如上海所有的地方,人流不斷,喧鬧擁擠,營業員的脾氣也並不好。但在我們挑選的時候,營業員卻是細聲慢語,小心翼翼地展示著一件又一件,動作輕柔溫和。朋友對薄胎瓷器的珍愛自不待說,連經過的顧客也都放慢步子,唯恐弄碎了這些製作精湛的藝術品。

對這些精致的工藝品,不管人們是否真心喜愛,每個人都會小心地珍惜它,避免它的破碎。因為誰都知道,那份價值更多地依賴於它的完整。倘有破損,便是致命的重擊,永難回複。而那永遠抹不去的裂痕,又會帶來多少的遺憾?

那麼多的人都懂得怎樣愛護這嬌嫩的藝術品。人不是一件更精巧的藝術傑作嗎?人之對物尚能如此無微不至,那麼,人之待人呢?

節日不喜歡將過年說成節日。不管陰曆還是陽曆,過年都隻是一種屬於大家的公眾儀式。而節日,應該是屬於個人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