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另起一行——處世的哲理與智慧(5)(1 / 3)

美好的環境培養著人們的公德,比如清潔的新加坡,有隨地吐痰惡習的人也不會張口把一口黏痰唾在光潔如洗的地麵上。相反,混亂肮髒的環境敗壞人們的公德,比如紐約地鐵的牆壁和車廂內外到處胡塗亂抹,汙穢不堪,人們的煙頭亂紙也就隨手拋了。

好的招致好的,壞的傳染壞的,善的感染善的,惡的刺激惡的,世上萬事皆同此理。  不要希望人類是完美無缺的,不要希望每一個人都像聖人一樣是完全舍己為人的,不要這樣希望!

我認為,我們這樣承認,並沒有什麼不好。而且唯有這樣承認了之後,我們才可以對人間多存幾分原諒,少受一點失望的打擊。

假如你為人間冷酷而難過,那麼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由你自己發出光和熱,使人間減少一分冷酷,增加一分溫暖。假如人人都停止抱怨別人,而由自己本身去發光生熱,這人間就溫暖得多了!

不要希望人們一點也不虛偽。你隻能希望人們在虛偽之中仍不忘善意,並且希望人們能在該誠懇的時候誠懇,這就夠了。

不要對人類失望!我們生就是這個樣子。有好處,也有缺點;有可愛的地方。也有令人失望的地方,能承認這些,我們才可以用寬容的態度來對待人生。

美文欣賞

有著種種缺點的人類,卻總是用善良和正義感動著人間。有著無限愛心的人間,卻總是有醜鄙和汙穢糟蹋著生活。人生中最值得我們記住的,是用善良感化醜鄙的普通人和用正義改造汙穢的普通生活。

一枚金幣的代價

[法國]雅克塞爾旺

你們每個人都失去了1枚金幣,我給添了1枚,因此我也失去了1枚金幣。這就使得我們大家都失去了同樣的東西:1枚金幣。這就是代價,我們3個人為了剛剛受到的教育都付出了同樣的代價。

每人失去了一枚金幣,卻贏得了更多的東西——東方一個古老的教訓。

一天,一個商人在大島上沿著一條公路行走,看到一個小包掉在地上。他撿起小包,吃驚地發現裏麵有3枚金幣,每枚值1兩黃金。他興高采烈,準備帶著這份意外之財回家去。

這時,過來一個散步的人,說這個包是他的,是他掉在這裏的,他要求商人把3枚金幣還給他。

商人卻不以為然,他聲稱:“誰撿到就是誰的。”

兩人都據理力爭,吵個沒完。他們倆是那樣全神貫注,以致不知不覺地調換了他們在爭吵中的位置。

金幣原來的主人說道:“其實,既然我已經丟了,那就丟了唄。”商人則回答:“總而言之,我是偶然撿到的,這錢不屬於我。”

這樣,他們的意見仍然完全相反。一個決意要還錢,一個再也不想要。他們又吵了起來。

“還是請你拿去吧……”

“千萬別這樣,這錢現在是你的了。”

他們又像起初一樣,沒完沒了地爭吵起來,不過彼此互換了角色。

他們不知道如何解決才好,於是便一致決定請第三者裁決,對於第三者的裁決,他們都表示不再有任何異議。

於是,他們就去拜訪當時最著名的法官大岡忠相。

法官仔細地聽取了他們兩人的申訴,然後作出了裁決:“你們倆都願意讓給另一個人的這3枚金幣由官方沒收。既然你們都放棄了這筆錢的所有權,那你們是不會反對的。”

這位大法官拿起3枚金幣,走進了他的辦公室。

兩個人都呆在那裏發愣,思索著什麼,像是有點後悔似的……這時候,法官回來了,手裏拿著兩個小包,對他們說:

“你們是那樣固執,每個人都堅持自己有理,所以你們兩人都失去了這筆錢。

這樣,你們就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教訓:頑固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不試圖理解對方,那就會受到損失。我也同樣得到了一個重大的教訓,那就是你們的謙虛和你們的慷慨所給予我的教訓。因此,我要給你們每人送一份禮物。”

他遞給每人一個小包,每個包裏裝著兩枚金幣。

大法官大岡忠相從這件事裏得出結論說:

“你們倆現在拿到的這4枚金幣,就是你們帶給我的那3枚,再加上我為了感謝你們對我的教育從自己口袋裏拿出來的1枚。在這以前,你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3枚金幣,後來又都失去了。從現在起,你們每個人都有了兩枚金幣,而且可以保存下去。你們每個人都失去了1枚金幣,我給添了1枚,因此我也失去了1枚金幣。這就使得我們大家都失去了同樣的東西:1枚金幣。這就是代價,我們3個人為了剛剛受到的教育都付出了同樣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