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小時候是拍板磚出身,在他還不懂怎麼和人相處時就先學會了打架,就是那大院裏的小霸王。但是之後父母死了,沒人護著他了,他很快從強勢的一方轉為了弱勢。
他父母沒有來得及教給他的學會低頭忍讓,生活在把他折磨得遍體鱗傷後教給了他。
於是李仁還沒怎麼體會過親情就變成了一個孤兒,在各個親戚家輾轉,去了很多城市,認識了很多人,卻又都漸行漸遠。
他的親戚們雖然沒有像電視中演的那樣為了爭奪他父母的遺產而大戰,不過也都分了幾杯羹,所以他的童年除了比較缺愛,鈣還是補得很好的。
“今天睡了懶覺,結果爸爸生氣不送我上學了,隻能坐公交。”
“哎呀,學校的飯真難吃,我還是喜歡媽媽做的水餃。”
“好煩啊,我媽媽規定我天黑前必須回家,才秋天就讓我穿那麼厚的毛衣難受死了。”
……
現在生活中的單親子女已經很常見,沒什麼孩子會去嘲笑或者用很特殊的眼光看待李仁,即使他是父母雙亡。
但每當他聽到別的孩子抱怨自己父母的愛時心裏有種複雜的感覺。他沒有體會過那樣溫暖的愛,確實是有些羨慕的,可更多的是空虛落寞。
李仁一直努力學習,想要成為一個乖寶寶好學生,可他終究做不到。沒有父母的管教,於是他開始和一些不良少年搭在了一起,卻也隻是調戲調戲妹子抽抽煙之類的,沒怎麼打過架,盡量不給收養自己的親戚添麻煩。
他就是這樣一個說好不好,說壞也壞不到哪的人。他有時會欺軟怕硬,仗勢欺人,當遇到惹不起的會趕緊夾著尾巴,低聲下氣。
李仁覺得他這種人肯定是小說裏討人厭的那類小反派,沒有主角的善良正義,也沒有大反派的強大威嚴,可這就是他的生存之道。
再然後,他有了一定生活能力,親戚們不再收養他,他搬出去自己住,靠著父母遺產混日子。因為講義氣,沒有父母管,打架雖少卻很厲害,而且有錢,有一群小弟投奔到他名下拜他為大哥。
“媽媽,那個哥哥為什麼穿著五顏六色的體恤衫和有破洞的牛仔褲蹲在路邊啊?”路過的孩子天真地問。
“不要看。沒有父母管他,他就變成這樣了。你要好好聽媽媽的話,不要學這個哥哥,以後隻能當混混。”媽媽小聲訓斥道。
如果有父母管我就好了。
李仁輕笑著看母子倆慢慢遠去,站起身,吐出最後一口煙霧,撚滅了煙頭。
李仁沒有對未來做過打算,但沒有想過要娶媳婦,不想耽誤別人家的女孩。大概他以後注定是一個喜歡蹲在路邊對美女吹口哨的混混了,等到老了就是一個喜歡蹲在路邊看美女的猥瑣大叔。
李仁一直是這麼想的,直到那天,他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