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了一下又覺得,他的謹慎也不是沒道理的,但換了我的話肯定不會像他拒絕得這麼這麼直接,但結果是一樣的。設身處地的話,我第一反應肯定是哭窮,然後拿一些不太值錢的材料出來‘安慰’他一下……
於是我打算兌換現金來交給他充當押金。
誰知這小子看到我的妥協後卻又突然開竅了。
聽了他的所謂‘建議’後,我奸笑著朝他點點食指。‘打造’原本還想假裝正經,看我的樣子就知道裝不下去了,於是兩人一起相顧奸笑起來。
原來這家夥是在覬覦我的獨門秘訣。他的要求正是我以前常用的招數——“知情權”加“參與權”。
也就是說,我得告訴他我要這些材料來幹啥,同時讓他一起參與這一過程。而他則不收我的押金,無償將庫存借給我。當然這是有期限的,一周內是無息貸款,第2周開始10%利息,最遲20天內必須全額歸還。
可他的最後一句話徹底暴露了他的目的,“如果你願意與我分享一些經驗的話,我還可以酌情減免你的債務。”
減免欠款以換取其他方麵利益。這一手段正是美國人最喜歡用的。從前的美國政府就喜歡來這套,那些投資公司也是如此。
我就說嘛,這小子根本就不是懷疑我的信用,而是借機賣乖。嘿嘿,這小子在跟我耍滑頭。
既然知道了他的底牌,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討價還價立刻上演,我故意堅決不同意他的“參與權”,表示他隻可以用無息貸款換取“知情權”。果然,越是如此他就越要求參與,急吼吼地仿佛我不答應就跟我玩命似的……最終,甚至不惜表示,隻要是在他視線內消耗掉的材料,全部無償奉送!看來‘打造’對他的眼力和推斷能力相當自信,自認為隻要能好好觀察一番我的煉金過程,就可以據此總結出我的獨門秘訣。
可惜的是他能看到的隻有我在“訓誡”狀態下的煉金操作,若他真能總結出什麼真正的規律來我倒求之不得了……
我心裏差點笑叉了氣,臉上還故作猶豫的仔細權衡了片刻,在他答應“未經我的允許,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的條件後,中美雙方代表順利簽署了該條約……雖然雙方的政府早在20年前就已經成為曆史了。
在真正得知‘打造’所儲備的材料數量之後,我才理解他的謹慎。本來我想當然的以為他的庫存即使比我多些,也多不到哪裏去……現在才知道,這小子的收藏居然足足是我的十倍不止。
而他的儲存方式也是花樣百出。
別的不說,光他本身的倉庫容量就是我的雙倍。
沉淪的倉庫設定還是比較厚道的。第一層500格,玩家達到5級就可以免費開通,對絕大部分非生活職業玩家來說,500格的空間實在是綽綽有餘了。
第2層250格,需要繳納500金幣才能開通。
500G不是個小數目,雖然我完全出得起但本著能節約就節約的原則,我覺得現在還沒必要花這冤枉錢,以我時不時就喜歡瘋狂實驗一番的習慣,即便倉庫偶爾滿了,兩三個小時不計成本的糟蹋就可以完全清空……更何況還有崔三這個免費倉庫……
第三層也是250格,1000G。
第4層就隻有150格了,價格更是飆升到5000G。
一共有20層,格子數目基本上是線性遞減,而開通價格卻是成倍的邊際遞增……第20層的開通價格是5百萬G。
‘打造’開到第3層就沒再繼續開了,看來他也不是傻到沒救的地步……
當然,千萬不要以為20層倉庫的設定是雞肋。遊戲時間越長,遊戲內出現的金幣總量越多,而聯邦幣與遊戲幣之間永遠是浮動彙率。可想而知,當幾年後隨著遊戲中玩家等級的上升,平均收入大幅上揚時,萬兒八千的金幣根本就不會放在眼裏。到那時,1聯邦幣兌換10000G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