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頓河》是我這輩子看過的第一部所謂“世界名著小說”,也是唯一一部一字不漏通讀下來的非YY小說,雖然時至今日,這部小說在我腦中僅存的印象隻剩哥薩克的馬蹄聲、沒了丈夫和兒子的潑婦的粗悍罵聲、以及悲傷的草原上悲傷的夜空……至於情節至於人名什麼的,我全都不記得了。但我依然覺得,這是我最喜歡的小說,因為那時我才12歲。我沒有嚐過什麼叫初戀,但我想象中,那時的感覺應該跟所謂的“初戀”差不多。鬼才知道當時那個12歲的小P孩是因何對書櫥角落裏那部5本裝大磚頭產生興趣的……也許是因為隻要自己在看書就不會被母親拉去學二胡?至於後來年紀稍大些看的那些所謂“名著”,雖然我能記得大概情節,但讓我評價的話,我依然覺得它們比《靜靜的頓河》差遠了……再等到我由三個水槍手知道了大仲馬,更乃至金古梁溫之後,對那些乏味幹澀毫無共鳴的所謂名著就更不屑一顧了……所有逼著自家小孩讀名著的家長都應當被拉出去TJJTDS……
以上的一切都是由眼前這條小河以及這個簡陋偏僻而造型別致的魚人村莊勾起的回憶。因為這條不到5米寬的淺淺的島內淡水河居然名叫“頓河”,而這個小村莊就叫“頓河村”。
我複活後就出現在這裏——這是最近的語言相通的無敵意村莊。
從地圖上看,這應當是狂風群島中部偏右下方那一大搓沙子般散亂的小島中的一個,右上方隔著三四個小島就是我的目的地——狂風中線島“布拉卡達”,再往上又隔了一堆島嶼,在地圖的邊緣還可以看到那個沉淪最大的島嶼“塔農島”露出來的一小截。
在沉淪世界,“塔農島”的意義相當於現實中的格陵蘭島——比它大的算大陸,比它小的算島嶼。從地形上看,塔農島原本應該當是神諭大陸南端的一個半島,通過長長的塔農地峽與神諭大陸羅倫裏聯盟“藕斷絲連”。不幸的是塔倫地峽中間斷開了一截,這條天然形成的“運河”將地峽兩側的海水貫通——沒錯,就像巴拿馬運河。於是從地理意義上講,塔農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島嶼,而不再是半島。雖然未獲得任何人的承認,神諭的精靈聯盟依然自認為擁有塔農島的歸屬權。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那條不足30米寬的“運河”即便是10級的精靈也可以輕鬆的涉水而過,因此精靈們在塔農島上占有絕對優勢。如果按獸人的說法——塔農島自古就是狂風群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麼塔農島上那座由精靈所建的塔農城也應當算在狂風群島範圍內;可獸人又同意“狂風群島內沒有任何一座城市”的說法……自相矛盾之處獸人並不在意。也就是說,這是筆糊塗賬。
表示卡卡所在的隊友標誌,還在我們右下方老遠以外。卡卡還活著。
崔三的標誌在我左側斜上方第二個小島上,唏噓還在崔三更左的那個小島。顯然,我所在的頓河村的魚人NPC們,對邪惡陣營並無好感,因為被我殺掉的那三隻獸人都未在此複活。同時他們又隻會講獸語,精靈語、矮人語以及通用語全都不會,當然狂風群島本土的思托姆語——也就是水族語——他們肯定是會的。可惜我不會。
魚人NPC的長相與那些魚人怪物差別甚大,NPC們至少都有個大體的“人形”,個子大概在1米5左右,四肢比例也很正常,體現出種族特征的隻有皮膚上的鱗狀紋理、肘部和膝部的側鰭、以及那雙比侏儒更誇張的水泡眼。而魚人怪物看起來隻是撐成球狀的魚身上長出了粗短的四肢而已,一副進化不完全的樣子……
我一邊詢問崔三和唏噓的情況,一邊聯絡卡卡道,“盯著那幾個狗日的,我們這就來報仇。”
“還盯梢……人家不來追殺我都謝天謝地了。”
我愕然,“你偷偷繞回去,遠遠跟著他們,知道個位置就可以了,又沒讓你上去殺。為啥不行?”好端端被人欺到頭上,這口氣要是不出就太TM憋屈了。子曰,侄可忍叔不可忍!
我劃算著,隻要找個稍微開闊點的地形,我們有心算無心的情況下,他們根本討不到什麼便宜。我和崔三一起出手,一輪至少能秒兩三個,一打完就跑,憑我的二次衝鋒和崔三的敏法速度,加上崔三的冰凍效果,他們不可能追得上我們。來回耗幾輪就能把他們耗光。優先秒遠程職業就是了,牧師什麼的由他去,在我們的秒殺效果下,牧師除了加加BUFF沒別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