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僵局(1 / 3)

塔農城的形狀並不十分規則。籠統的看,左邊是半圓,右邊是個斜斜的矩形。

我沒進去過,隻從視頻中見過這座城市內部的景觀,總的說來,它的建築風格與神諭大陸上大多數精靈城市的纖巧華美截然不同,更加類似於人類與矮人城市那種堅固耐用的線條,也就是要塞型城市,石質建築居多,隻是樹木和花花草草種得多了點。

精靈們也不是白癡。四戰之地,當然是實用為先。

應該說塔農島的地形還是有利於防守的。塔農城左下,一串弧形山脈扭扭曲曲的從西北蜿蜒至正南,剛好形成一道天然的防護,包住了塔農城下的大片平原。

這條山脈被精靈們稱為“格瑞斯華爾德山脈”,據說這是曆史上某傳奇聖騎士的名字。而獸人與狂風群島的土著們,則更喜歡稱之為“伯克山脈”,因為精靈們取的名字太長,念著實在繞口。

開戰初,措手不及的精靈沒來得及抽調足夠的兵力阻止敵人的登陸,大群獸人先鋒搶灘成功後,精靈十分謹慎地全線收縮,沿伯克山脈布防,從海灘到山腳下的大片灘塗地帶全都被洶湧而來的狼騎兵侵占,一些坐落此間的小村莊也瞬間化為烏有,無論善良還是中立陣營的。

雙方的第一次大規模交鋒發生在伯克山脈西南段一個名為“卡勒河穀”的地方。

對玩家而言,這更像一場表演賽,數以萬計的獸人騎兵呼嘯著衝擊憑險固守的精靈陣線,一波接著一波。場麵夠大夠壯觀,但類似的魔幻戰爭場麵對現今的人們而言並不稀奇,很多電影裏都有,大家關心的是結果。

占據了有利地形的精靈部隊將遠程和魔法打擊的優勢充分發揮,獸人受挫後撤,死傷枕籍。但這點傷亡對號稱30萬的獸人大軍來說也算不了什麼,隻是一往無前的勢頭被遏製了,長途奔襲並一鼓而下塔農城已經不可能了。接下來要麼集結優勢兵力再次強攻關隘,要麼就得兜個圈繞過伯克山脈踏上塔農平原,無論哪種方案,等他們到達塔農城下時,精靈的援兵早已抵達。

娜迦在運河處對精靈援軍的騷擾並未起到太大的效果,僅僅是引起了一些慌亂。等到數十名精靈長老聯手將運河封凍了一小段之後,娜迦的騷擾隊伍就很識相的撤離了。中立與邪惡陣營並未達成什麼明文契約,隻是在塔農問題上局部目標暫時一致,心照不宣的形成了某種默契,因此也談不上什麼按部就班的戰略配合。

至此,僵局形成。

輪到玩家們登場了。

帕格尼羅西北的佩尼爾城(Paineel)與塔農島西岸之間來來回回的運輸船隻不斷,獸人玩家既可以搭乘任何一艘運輸船免費前往塔農,也可以自行經狂風群島慢慢遊過去;伊奈提絲的精靈們更方便,有錢的從神諭大陸任何一個飛行點都可以直飛塔農城,勤儉持家的也可以一路跑過去,塔農運河上的“冰橋”有駐軍保護著,哪怕不會遊泳都沒關係。

每殺一個敵對陣營的玩家或NPC,所獲聲望是平時的兩倍,而且還有額外的軍階獎勵,因此短短幾天,塔農島周邊區域內聚集的玩家人數就已遠遠超過雙方NPC軍隊的數量之和,主要戰場集中在塔農東部和東南部的丘陵地帶,幾方的勢力範圍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亂不堪。

事實上所有玩家的位置都是流動著的,沒有哪個玩家會“固守陣地”,玩夠了又下線去了,占據的地盤隨手拋棄。

之所以還說“勢力範圍”,是因為這片區域還遊蕩著許多支NPC軍隊,都是輕騎兵,屬於雙方派出的“偏師”。每支隊伍的人數都隻有數百,半偵查半騷擾。

往往能看到一隊百人的NPC騎兵追著上千敵對玩家跑的喜劇場麵。

這些NPC軍人的平均等級也才50級左右,除了軍官是精英級之外,其他小兵僅僅比同等級人型怪多一倍的HP,單個來講並不算很難對付。

可玩家們雖然可以無限複活卻偏偏怕死,NPC隻有一條命卻視死如歸。

於是就出現了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明知所有人一起回頭,放手一搏就可以全殲這隊NPC,但身邊的人都在逃,我一個人傻乎乎的回頭豈不是找死?

當然也並非絕對。

如果那群玩家中剛好有個大點的公會帶頭抵抗,人數也不用多,四五十人的中堅力量就可以,關鍵是要做出堅決反擊的姿態來。如此一來,有了主心骨的零散玩家們就一下子鬥誌昂揚,隻要有3倍左右的人數優勢一般就能擊敗NPC,隻是大多都捉不到帶隊的精英隊長。這些家夥的坐騎要好得多,級高血高AI高,絕不會像怪物BOSS那樣傻乎乎的硬拚,一有不對撒腿就跑,憑玩家目前的坐騎水準很難追得上。

已知的被玩家殺死的精英級NPC隊長不超過10個。有些是運氣不好被堵在死胡同裏,有些是正在和前麵一群玩家交戰,屁股後來又新來一群玩家,團團包圍逃不出去,還有些是中了埋伏的……有個名為“ShiftingColor”(幻彩)的精靈公會尤其擅長這招,把NPC隊伍引到兩座小矮丘之間的狹長地形,然後前後一堵,甕中捉鱉。他們至少已經幹掉了4支200人以下的獸人NPC小隊,其中隻逃掉了一個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