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技能還沒學,按照提示,我要跑到“西港”碼頭下麵的暗巷中找一位瘸腿的老侏儒才能學到技能,他叫“凱拉恩.恒鋒”。
我打定主意,要是沒有好技能可選我幹脆回艾爾摩去學銀風國那些通用騎士技能。
唏噓和小魚忙得很,自從開戰,他們兩個就整天在塔農東南的海水裏遊蕩,殺得不亦樂乎。而且趁機結識了不少同類型的玩家,全是浪裏白條,據說擅長玩水的玩家數量比想象中要多得多。我心說沉淪裏的玩水高手怕是都在往這“寶地”趕,能不多嘛。弄得現在從塔農東南登陸的獸人玩家大幅減少,全都跑去乘運兵船了。
卡卡陪著崔三去了大蛋島(大菲達克島),卡卡打聽到那裏有個血精靈聚居的小鎮子,於是陪著崔三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啥好玩些的轉職路線。
人算不如天算。
這句話對我和對侏儒都有效。
等到後來獸人圍城失敗,主動後撤並在塔農島西岸構築長期營地,德瑞茲的圖謀正式落空。我才知道這些蹊蹺事件的前後內幕。
侏儒所求的,並不是塔農城,而是塔農島,或者說塔農平原。
整個狂風群島雖然有這麼多島嶼,但卻找不出第二塊塔農平原來。狂風群島沒有城市並不是因為這裏的NPC們不會蓋或者不想蓋,而是找不到地方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地形起伏坑坑窪窪,實在找不出大塊的平地來建造一座足夠大的城市。而侏儒們顯然尚未具備矮人那種在任何山脈都能造起城堡的本事。
侏儒們很清楚自己的不足,一直努力地想聯合更多的力量。但是集整個狂風群島所有原住民之力,也不一定能攻下有神諭大陸作後台的塔農城,因此就要借帕格尼羅的刀來砍塔農。獸人與精靈不共戴天,當然也一直想拔掉塔農這根釘子,唯一的擔心就是海族的阻撓。
獸人大軍想進攻塔農島,不可能一下子飛過去,必然要走海路。狂風群島中央水域不適合大型船隻航行前文早已提過,而塔農島又位於狂風群島左上,因此運兵船隻能從群島西側的洋麵上過。但是,若不能獲得包括娜迦在內的諸多海族的首肯,百萬獸人戰士很可能沒踏上陸地先喂了魚蝦。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再強的旱鴨子到了海裏也撲騰不起來。
因此,侏儒第一步目標就是勾搭上娜迦,並進而通過娜迦取得海族的諒解,為獸人的遠征提供方便。
理想狀態下,獸人在中立陣營的偏幫下,會迅速攻占塔農,或者將塔農城化為廢墟也不要緊。精靈的勢力收縮至神諭大陸南部的羅倫裏,而貧瘠大陸隔著整個群島得了這麼一塊飛地,隻需要海族稍微搞點小動作就無法支撐下去,理智的選擇隻能是撤回帕格尼羅大陸……
借力打力,並利用兩強之間的博弈,在平衡的夾縫中謀利。也就是所謂“退潮計劃”。
到時候,在侏儒的暗中的財力支持與合縱連橫的策略下,狂風群島各個散亂種族團結起來,可以很輕鬆的成為塔農的主人。在塔農平原修築新的大型城市,並且以塔農為核心,將整個群島的力量凝聚起來,正式建立新的國家也指日可期……
可惜,獸人奇襲失敗了,或者說獸人壓根就沒指望靠突襲拿下塔農城。
全民皆兵,動員能力絕對是百萬級的獸人,第一波僅僅出動了30萬的軍隊,還是號稱的,其中意味可想而知。
三大獸王中的“卡姆雷.蠻牙”向來被認為是個智慧型的獸王(就像瓜比),既然有人提供便利,那就借驢下坡在塔農島上丟下駐軍,先正式確立軍事存在,戰局穩定後再逐漸添油。從獸人角度看,登陸成功就已經是個巨大的勝利了。而且還白得一批侏儒送的新型弩弓,何樂不為。
再後來,娜迦方麵也出了問題。不知道是惱怒於侏儒先前對“布裏薩多凱南”的保護不周,還是卡姆雷與法斯琪女王暗中達成了什麼新的共識,娜迦與侏儒的關係迅速轉冷,在運河稍稍狙擊了一下精靈之後就再也沒有其他動作。而獸人甚至又將群島西側的航線又往左挪了一些,貼著深淵之洋的邊線劃了道大弧,以避免中立陣營的騷擾。若是沒有海族的默許,獸人不可能這麼大膽。
於是,金薔薇議會的計劃又一次破產。
侏儒們卻並不顯得十分氣餒,因為這樣的嚐試他們已進行過無數次,這次隻是遵循前例罷了。
總的來說,德瑞茲族太過謹慎了,事事站在幕後,不肯或者說不敢親身犯險,有點像猶太人。
按我想法,集德瑞茲族全部力量孤注一擲,把那些弩啊火槍啊小炮啊都運來,未必攻不下塔農城。
但他們不敢……
從不輕易冒險,或許這也是侏儒這個弱勢種族能殘存至今的最重要原因吧。有利有弊,難以兩全其美。
當然從玩家的角度看,這樣的僵持狀態應當是官方的刻意安排,方便玩家們參戰。若是獸人大軍勢如破竹拿下塔農,甚至一口氣殺到神諭大陸剁爛泰西爾森林,那還有啥意思?
因此雙方的NPC軍隊隻是作為玩家的後盾存在的,維持著一個動態的平衡局麵,也就是消耗戰。
曆來絞肉機永遠是消耗戰。但這次被絞的,恐怕是玩家的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