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內褲之爭(1 / 3)

風雨如晦。

偶爾天空閃過一片耀目的電光,映得整個世界藍森森的,一瞬又是黑漆漆。

現在才下午4點左右,但天色被厚厚的陰雲遮得如同夜晚。豆大的雨滴砸得地麵上啪啪作響,泥沙順著矮丘的緩坡衝刷而下,鬆軟些的草莖被粘在泥土中直不起身來。

“好大的雨啊……接下來往哪邊走?”卡卡抹了把臉上的雨水,大聲問。

我勒住坐騎,踱到路旁一個小丘頂,四麵看了看,試圖找到點什麼。但白嘩嘩的雨幕阻擋了視線,20米之外的景物就開始模糊。

“這雨來得真TM蹊蹺……要不先下線躲一陣子吧?”唏噓跳下坐騎,抖了抖濕透的身體,抱怨道。全身濕漉漉的,裝備灌著水沾在身上極不舒服。

崔三附和著嘀咕了一句,被雨聲蓋住了,沒聽清他在說什麼。

小魚用手搭在眉間作簷,默不作聲的抬頭望天,不知道是否在目測降雨量……

確實蹊蹺。

按說沉淪中現在的季節是冬初,不應該有這麼大的雨,還是雷雨。

這場雨午飯後就開始下,開始還隻是淅淅瀝瀝的小雨滴,眾人也沒放在心上,豈知下到現在,不但不見停,雨勢倒愈來愈猛了。

我們中午隨著一大隊人馬從塔農東部的尼耶爾村出發,出發時足足3百多人的隊伍,在細雨中遭遇了一支獸人玩家的隊伍,一番衝殺後雖然獲勝,隊伍裏也隻剩下30人左右,帶隊的“GhouTek”公會主力幾乎全滅。其後又被一支NPC隊伍追逐,又走散了10多人。再後來雨下得更大,眼見暴雨傾盆,最後幾個同路玩家也不想繼續了,要麼回城,要麼搭帳篷下線,隻剩下我們5人。

原打算再跑一段路趕到科爾卡魚人村避雨,順便看看能否在那加入別的隊伍。到了地頭才發現,科爾卡村已經不存在了,駐守在村莊原址上的是一隊精靈的NPC騎兵。於是再次被追趕了一陣,好在追兵為雨勢所阻,自行退去。我們慌不擇路的一氣亂逃之後,打開地圖才發現竟已逃到了塔農中部偏南,伯克山脈尾部的北麓。

我們5人在塔農島東部已廝混了四五天,漸漸適應了戰場的氣氛。開頭幾天交了N次學費之後,終於學乖,不再相信什麼個人英雄主義,每次出馬都跟在零散玩家集結起的大部隊之中。一般來說,少於50人的隊伍出門等於送死。除非是純騎士類職業組的隊,而且坐騎都要足夠好。沒有坐騎的玩家隻能在村莊附近玩玩。

開戰近一周,不僅是我們幾個,凡是上了戰場的玩家都或多或少被戰爭的節奏所感染,狂熱的味道越來越濃。戰陣衝殺的過癮程度遠非平常的PK打怪可以比擬,當玩家們發現這點之後,貪生怕死臨陣脫逃的例子越來越少,“過把癮就死”成為更多人的信條。玩遊戲,圖的不就是過癮嘛。

這幾天在塔農東部混得有些膩味,一直想衝到獸人與精靈大軍的火線上見識一番。要是在平時這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若非這場暴雨令雙方的遊騎偃旗息鼓,我們早應在半路被攔截,即便僥幸穿過混亂的交戰地帶,我們一路留下的蹄印也會為追兵提供足夠的指引。卡卡這樣的斥候每個隊伍中都會有幾個,根據足跡判斷敵人經過的時間、人數等等。

暴雨雖然把我們幾個全都淋成落湯雞,但好處也是明顯的,不但衝去了身後留下的痕跡,也令敵人坐騎的速度下降不少,相比之下,我們的機械坐騎對天氣就沒那麼挑剔——唏噓和小魚騎的也是從侏儒那買來的機械鳥,當然是我掏的腰包。

因此雖然被澆得狼狽不堪,我依然決定冒雨前進。

“不能再朝西北走了,再走就到塔農城外圍了。”卡卡徒勞地脫下裝備又穿上,但轉眼又被淋濕。(裝備一脫一穿就會恢複原狀,比如血跡汙點什麼的都會消失。)

“那就向西南。爭取在雨停之前進山。”我猶豫一下,打定主意道。

進了伯克山脈,至少就不必再擔心大股的NPC騎兵了。機會難得,山地戰雖然也非我們的強項,但至少不像平原與丘陵地帶那種騎兵混戰般要求人數和規模,我們這種5人的小隊伍稍微謹慎些也能勉強混混。

而且費了好幾個小時才跑這麼遠,我們都不願把時間浪費在來回的路上,即便是唏噓剛剛也隻是提議下線躲雨而不是回城。

大約半個小時後,我們終於鑽進山林,雨勢依然絲毫未減。好在有了樹林的遮擋,稍稍好過幾分。我們的機械鳥在山地上不太跑得開,同時也為了節約補給,進山之後5人全都下馬步行。機械鳥不用喂食,但也有耐力條,耗費的是機油燃料。都在我身上背著。

林中沒什麼怪,一路上隻順手殺了幾隻35級的蟒蛇,其餘的怪物不知道跑哪避雨去了。

沿著山上的小路盲目地走了10來分鍾,地圖上顯示我們身處的地方名為“腐草山穀”。再走一會,終於發現了人跡,是兩個30級左右的精靈玩家,他們看到我們時也楞了一下,然後撒腿逃命。被卡卡用弩減了速的那個沒跑掉,崔三跟上去一擊斃命。小魚朝另一個丟了記纏繞,結果MISS了。看他們等級我劃算著殺了也沒聲望,也就懶得追了。

這裏離塔農西南的大戰場還有很遠,但已很少有中立陣營的玩家能到這了,塔農島上殘存的中立陣營補給點全都集中在島的東南部。隻有小股的獸人與精靈玩家在此糾纏,更多的是在伯克山脈中段、卡勒河穀附近的山脈中相互廝殺。

既然剛剛還碰到兩個低級精靈玩家,這附近應該有個精靈的補給點才對。

雨滴打在發黃的樹葉子上,簌簌發響,我們朝著剛才那漏網之魚逃跑的方向小心翼翼地又走了一會,果然發現一個小型的穀地。雨幕中隱約可見寥寥幾棟教堂形狀的尖頂建築坐落在穀中,地圖上顯示這是一個名為“笛雅僧院”的地方。旁邊還有一個小型的采石場。

我們4個加好BUFF,按兵不動。卡卡戴著崔三的望遠鏡,獨自過去打探,沒潛行,雨天隱身無效。

不一會卡卡就回來了,“沒敢靠近,貌似有不少玩家在裏麵躲雨。那後麵還有一條路,不知道通哪。”

“繞過去。”我一揮手,5人一起開動。

好在天色昏暗,大雨遮擋了視線,多數玩家都躲在建築裏,隻有一兩個勤勞的家夥冒雨在石場中忙碌。我們從左側離僧院外牆僅百多米處悄悄繞過,竟沒被發現。

過了僧院果然看到一條被山壁夾峙著的小徑,山壁外表覆著一些暗紅色的苔蘚,被雨水淋得潮透了,仿佛發酵一般鼓起。由於峭壁的阻擋,打在頭上的雨似乎小了些,但光線也更加昏暗。

漫無目的地走了好久,還是沒出穀地,地勢反倒越來越低,唏噓終於有些焦躁的問,“這條路通哪呀?萬一走到頭是條死路怎麼辦?”

“走到頭再說。”卡卡答。

我們都不能肯定,這地方是因為下雨才這麼冷清,還是平時就這樣。

幸好,在我們的耐心耗完前,這條小徑終於到了盡頭。眼前開闊了一些,雖然視線依舊晦暗。走出兩側的陡壁,路分成兩條。一條沿著右側山石彎彎曲曲蜿蜒向上,餘端隱在雨幕中,看方向應當是繞出了這片山穀,往西北麵去的。另一條依舊向下,並且坡度更陡一些,地麵的雨水彙聚成溪流一般,順著坡流下去。

“走這邊,看看下麵有什麼。”我帶頭往下走。

唏噓表示異議。被無視。

轉過一道山壁,坡度略緩,路兩邊的樹木愈見稀少,全都是褐黃色的爛泥。

地圖名稱變為“笛雅穀”。

又10分鍾,我們遇到一隻怪物,是隻孤零零的45級骷髏兵,名叫“夜色枯骨”,灰白骨骼,雙眼像黃色玳瑁一般微亮,拿著把破鐵劍,身上沾滿泥水,出現得有些突兀。

這隻骷髏並未浪費我們太多時間,但搞得我們都有些莫名。

再往前,路漸寬,頭頂上漸漸被橫生的石壁完全遮住,雨聲依然很大,但卻已淋不到我們身上。5人紛紛脫下裝備再重新穿上,全身幹爽的感覺實在太美好了。

骷髏越來越多,但分布得比較稀疏,我們依次解決,並不算困難。隻是在奇怪為什麼這裏沒人練級。按道理說,那個僧院離此不算太遠,早應有精靈玩家知道這個練級點,即便平時不怎麼熱門,在這種大雨傾盆的天氣,這個可以遮雨的刷怪點就顯得很難得了,不該一個人都沒有啊。

我伸手示意噤聲,5人輕手輕腳的往前走。

路邊的骷髏依舊稀疏,除了45級的“夜色枯骨”,還出現了一些47級的“夜色凶骨”,眼中的魂火是淡紅色的。有的甚至當著我們的麵窸窸窣窣從泥下爬出來。所有的骷髏都顯得有些茫然,要麼呆滯地站著,要麼僵硬的踱幾步,隻有當我們靠到3米以內才會引起它們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