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善於從別人的批評中吸取養分(2 / 3)

著名思想家愛默生建議我們,如果我們將批評比喻為一桶沙子,當它無情地撒向我們時,不妨靜下心來,在看似不合理的要求中,找到讓自己進步的“金沙”,在批評中尋找成功的機會。

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年輕的時候,有一天,他來到東京附近的一座寺廟推銷保險。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向一位老和尚介紹投保的好處。老和尚一言不發,很有耐心地聽他把話講完,然後以平靜的語氣說:“聽了你的介紹之後,絲毫引不起我的投保興趣。年輕人,先努力去改造自己吧!”“改造自己?”原一平大吃一驚。“是的,你可以去誠懇地請教你的投保戶,請他們幫助你改造自己。我看你有慧根,倘若你按照我的話去做,他日必有所成。”

原一平接受了老和尚的教誨,他策劃了一個“批評原一平”的集會。集會的目的是讓別人能坦率地批評自己,所以他確定了下列三項原則:一是集會要使人人都能暢所欲言,所以人數不能多,以五人為限。二是為了要讓更多的人都有批評的機會,每次邀請的對象不能相同。三是既然是他主動邀請別人來的,別人就都是他的貴賓,一定要熱忱地招待他們。

基於上述的三項原則,他做出了如下的決定:

1.集會名稱:原一平批評會。

2.時間:每月舉行一次,一年12次。

3.地址:在安靜的小飯館,以晚餐的方式(每人一小瓶酒、一份炸豬排)進行。

4.邀請人數:每次5人,並請其中一人當會議主席。

5.參加限製:已參加過一次的人,最少隔一年再邀請他出席。

6.禮物:為感謝貴賓的寶貴意見,會後贈送每人一份小禮物。

一切就緒,他立刻去拜訪幾個關係較好的投保戶,他誠懇地對他們說:“我才疏學淺,又沒有上過大學,因此連如何反省都不會,所以我決定召開原一平批評會,懇請您抽空參加,對我的缺點加以指正。”這些人覺得這種性質的集會很有意思,都很痛快地答應了。

原一平批評會終於開鑼了,他覺得自己就像是砧板上的一塊肉,等著任人宰割。第一次批評會就使原一平原形畢露:

你的個性太急躁了,常常沉不住氣。

你的脾氣太壞,而且粗心大意。

你太固執,常自以為是,這樣容易失敗,應該多聽別人的意見。

對於別人的托付,你從不知拒絕,這一缺點務必改進,因為“輕諾者必寡信”。

你麵對的是各種各樣的人,所以你必須有豐富的知識。你的知識不夠豐富,所以必須加強進修,以成為別人的“生活指導者”。

待人處世千萬不能太現實、太自私,也不能耍手腕或耍花招,一切都應誠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隻有誠實才能維持長久。

他把這些寶貴的逆耳忠言一一記下來,隨時反省自己。原一平批評會按月定期舉行,他發覺自己就像一條蠶正在“蛻變”。每一次的“批評會”,他都有被剝一層皮的感覺。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批評會”,他把身上一層又一層的劣根剝了下來。隨著他把身上一層又一層的劣根剝了下來,他逐漸進步、成長。他把在“批評會”上獲得的改進用在每天的推銷工作中,業績直線上升。

原一平之所以能夠成為日本的推銷之神,是因為他能夠虛心聽取別人的批評,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之處。原一平在小的時候因脾氣暴躁、調皮搗蛋、叛逆頑劣而惡名昭彰,被鄉裏人稱為無藥可救的“小太保”,但是長大以後,他能聽取別人的勸告,改正自己的缺點而成為美國百萬元圓桌會議終身會員,榮獲日本天皇頒贈的“四等旭日小綬勳章”。

同樣,美國人富蘭克林為了獲得成功,他首先檢討自己的缺點,他發現他有13個很嚴重的缺點,其中浪費時間、為小事煩惱和別人爭論衝突這三項最為突出。聰明的富蘭克林發現,除非他能夠改正這些缺點,否則不可能有什麼成就。於是他決定每個禮拜要改正一個缺點,他設計了一張表格,每天進行自我檢查,這樣持續了兩年,他改正了幾乎所有的缺點,他終於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受人敬愛也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