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冷靜理智型(2)(1 / 3)

瑪麗·居裏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家。她的一生熱愛自己的事業,並為之努力奮鬥,始終冷靜地麵對現實,無論是困苦還是富裕,失敗還是榮耀。

1891年秋季,瑪麗來到了巴黎,進入巴黎大理學院讀書。理學院處於索爾本區,人們又稱之為索爾本大學。1893年夏天,瑪麗以第一名的考試成績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第二年,她又獲得算學學士學位。1895年7月瑪麗和皮埃爾結婚,他們的婚禮很簡樸,沒有舉辦任何儀式,連蜜月也是騎著自行車在鄉間漫遊中度過的。蜜月雖然簡單但是快樂而溫馨,之後,他們開始在巴黎的一套公寓房子裏開始二人生活了。這可真是一套奇特的管家方法!他們幹脆不做有客人來訪的打算,因此屋裏就有兩把椅子。一切偉大的行動和一切偉大的思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當時的居裏夫人甚至連一間最普通的實驗室都沒有,經過皮埃爾多次苦苦地請求,理化學校校長才允許居裏夫人使用一間潮濕的小屋做理化實驗。這間實驗室條件極差,夏天,因為頂棚是玻璃的,裏麵被太陽曬得像一個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凍僵了,然而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她完全投入到鈾鹽的研究中去了。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瑪麗實際上不得不做兩個婦女的工作:一方麵是作為一個妻子的工作,這方麵,大部分做妻子的都感到夠受的;另一方麵是作為一個科學家的工作,這方麵,大部分的科學家都感到不勝負擔。

麵對這種情況,冷靜的瑪麗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考慮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瑪麗決心使自己的家務變得盡量簡單,盡量少花時間。他用最簡單的方式裝飾自己的家,桌子、兩把椅子和一個書架,全是用沒有打光的鬆木做的(鬆木是一種討人喜歡的、不叫人添麻煩的木頭)。沒有地毯需要抖,沒有安樂椅和沙發需要刷,牆上沒有什麼東西要撣,也沒有什麼東西要擦。這個房間的美全靠它的簡樸和一個插著鮮花的花瓶。同時,許多書籍、一盞油燈和一堆堆物理學的文稿表明它是一個學者的安身之處。兩個彼此相愛的人,兩個都熱愛自然和學問的人,要求的也僅此而已。不過,科學家也並不是不食人間煙火,他們得填飽肚子。無疑,他倆為此感到有些遺憾,可是瑪麗以平和性格正視現實生活中許多的困難,以一顆平常心,一心撲在科研工作上去。

每天晚上,跟皮埃爾一起步行回家的時候,她就順便買些蔬菜和水果。回到家裏,吃過晚飯,做完了家務,在筆記本上登過賬之後,她便把書拿出來為爭取再得到一個學位而孜孜不倦地學習,直到淩晨二時。從上午六時到半夜二時,這樣周而複始地度過漫長的每一天。

天道酬勤。1902年,瑪麗在宣告放射性鐳的存在以後的第四年零九個月裏,提煉出了鐳。瑪麗從八噸鈾瀝青礦石殘渣中提煉出世界上第一克鐳,價值三萬英鎊,但是,它對瑪麗來說卻是無價之寶,她永遠不曾割舍她這第一克鐳,後來它被贈送給她的實驗室,作為居裏夫婦一生艱苦歲月中偉大工作和輝煌成就的珍貴象征而一直保存著。

在一個星期日的早晨,皮埃爾和瑪麗正坐在凱勒芒大街的住房裏,郵遞員送來了一封從美國寄來的信。皮埃爾仔細地看完後,就把信折起來,放在書桌上。

這是一封美國製鐳技師要求居裏夫婦進行技術指導的求援信。他們深知,隻要他們申請專利,就會獲得大量的財富,他們在思考之後做出相反的決定。

在財富麵前,居裏夫人出奇的保持了冷靜。

瑪麗知道作為真正科學家偉大的傳統習俗,她說道:“物理學家總是公開發表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的發現僅是偶然的具有商業上的價值,我們不能因此從中取利,況且鐳已開始用於治病,我們似乎更不應該從中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