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啊!不知道叫什麼名堂?”獨孤鴻後退幾步,擦了把冷汗。
和尚振振明鏟,抖抖念珠:“普門杖,冥舟野渡。金剛屠魔鞭,帝刹掛月。你才厲害,自從我把這兩招合成一招,起名請君入甕,你還是第一個中招後能安然無恙的,更別說一瞬間覷出此招弱點反擊成功。”
普門杖,一門比較特殊的少林武功,是戒律院懲戒違規弟子用的,威力不強,但勝在招式巧妙,往往出人意表。
至於金剛屠魔鞭,來頭就有些大了,其進階武學伏魔圈在少林七十二絕技裏雖然排名不高,組成的金剛伏魔圈陣卻是與大小羅漢陣齊名的牛陣。
“格鬥流?”獨孤鴻揚揚眉。
相比競技者的戰鬥方式,普通玩家亦有其生存之道。
他們的戰鬥方式五花八門,但最主流還是兩種,就在論壇裏相互攻訐,爭辯不休,幾乎每場戰鬥的視頻,都能成為兩方吵鬧不休的理由,其中一方被罵成三招兩式莽夫格鬥流,另外一方則被戲稱賣藝把式雜耍套路流。
江湖裏武學招式眾多,玩遊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過程中,所學太過繁雜。
就以普通人為例,基本武學是一套,奠基武學是一套,進階武學是一套,然後才能接觸到較強的高階、頂級甚至絕學。
其中每套少則數招多則數十招,而且效果多有重疊,武技之用無非傷敵護己而已,也玩不出多少花活。
這還僅指一種兵器而言,若想來個××雙絕或者N絕,就得乖乖將那基數再乘相應倍數,所以每人所會的招式,少說近百,多了甚至數千,委實讓人無所適從。
格鬥流因此誕生,其創意來源於經典的虛擬競技遊戲,在那些遊戲當中,人物克敵製勝的招法往往隻是數招,如何能將招式連綴,在發現破綻後,以暴風驟雨般的攻擊打到對方滿臉桃花開,才是致勝王道。
格鬥流,就是利用江湖係統本身強大的修改功能,將雜而無當的招式刪繁就簡,變化成自己習慣的方式,比如說,某些格鬥遊戲裏最擅長角色的方式,在戰鬥中,就以曾經熟悉的節奏,攻擊、閃避、格擋、反擊……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而套路流,則認定係統設定招式,自有其適用的一麵,妄加竄改是舍易就難,尤其目前還一知半解的時候,很可能刪去了精華卻留下糟粕。
原本是格鬥流略占上風的,但當一位天縱奇材的套路玩家,把一招橫掃千軍硬生生改成力劈華山,並成功消耗三學點之後,情勢就倒轉過來——按照格鬥流理論,三學點的消耗,至少能將一招初級技能強化到高級去的,可是天才的實踐證明,改招的理論依據有問題,消耗多少學點,跟招式增加多少威力沒有直接關係,獅屎勝於熊便……
“黑貓白貓,抓了耗子就是好貓。”和尚念句名人名言,表明了自己立場,然後不自覺拱了拱背,約定俗成的規矩,決鬥不準吃藥,所以他背麵傷口還在,並時時刻刻提醒著他,對方反應異於常人,保持距離才是安全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