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那史阿文明(1 / 2)

對物質屬性進行控製,涉及到自身的,大體歸於強化或者變化,涉及到外物的,一般歸屬放出或者控製;對物質屬性加以扭曲,就是物質改造;而抽離物質屬性,就是侵蝕,是破壞。

單純對物品的空間屬性進行改造,可以將之放大、縮小,也或者,幹脆將其放到另外的虛無空間,也就是類似空間存儲一樣的能力,當然,這樣的能力對自身使用也同樣有效,可以變大縮小甚至是……瞬移。

而這樣一來的話,召喚與具現化的分界,也就清晰可辨了。

召喚,歸根結底,是改變活物的空間屬性,而具現化,其根本是對造物進行空間填充。

召喚的活物天生帶有物質性和精神性,而具現化的造物,除了空間填充以外,物質性和精神性就需要自行賦予了,隻賦予精神性的,就是鬼靈一類,純物質而無精神的,是機械構裝體,兩者間的結合部,才是與召喚係經常混淆的地方。

對精神屬性進行控製、改造甚至抽離,這是大部分精神能力者都在做的事。

至於時間屬性,由於其無處不在,而且是以因果關係這樣宇宙法則的形式而存在,時間屬性根本不可能抽離,不過,適度的改變還是可以的。

強行令一人時間變慢這樣的能力,獨孤鴻就曾經親身體驗過,至於以純粹的精神,試圖窺見未來或者過去時間軸上所發生的事,就是特質係預言者和某些神棍最愛做的勾當。

那史阿文明的巨能體係,基本就是這樣子構成的,比較起變化、強化、放出、控製、具現化、特質這樣的六係分布,更加簡潔,而且……更加合適。

如果說,六係的分布隻是源於對異能表象的闡述,將這樣那樣的異能力歸結為一個平麵上的不同區域,那麼那史阿文明地火水風的分類,就是從各種能力的根源上建立起來,各種能力一一對應某個正四麵立方體的相應位置。

不要覺得這僅僅是一種規則闡述上的改變,一種世界之所以改變,從來都是從認知方麵改變開始的。

現實的人類社會裏,將原子從一個個實心小球變成電子質子中子,花費了近兩千多年時間,認為光子是線性的還是波動的爭論,直到完成波粒二象性,花費了幾百年……

透過表象看透實質,並建立起完美的構型,那可不是一兩個人甚至一小部分人無端臆想就能夠完成的,那是需要一個社會從原始到文明才能夠完成的工作。

事實上對於那史阿文明形態的這些闡述,也隻是倫特教授通過常年累月的研究,對於這個文明形成的一點點粗淺印象罷了,就好像在當今的時代,一個剛剛完成小學學業的學生,對於整個現代文明的了解一樣。

真正的那史阿文明,肯定比倫特教授所敘述的更加輝煌、更加高深,隻可惜,所有的資料甚至是痕跡,都已經被掩埋在了時間的長河裏,能夠流傳到現在的,也就隻有這種程度了。

但即便這種程度,通過倫特教授的敘述,探險隊裏的人也是大開眼界,歎息生不逢時了——

那史阿文明的時代已經有自來水,而且完全不需要從江河引流,那是完全由異能牽引而來的純淨水源,比之現代複雜昂貴的水淨化係統不知便捷了多少倍;

當然,他們也有煤氣熱水器這類東西,同樣是異能量生出的火焰,根本不需要煤氣這些可能汙染環境的燃料;

更誇張的還是他們的中央空調,所造出來的風,同時調節的,甚至可以是一整座城市的溫度濕度;

他們有各種各樣的便捷交通工具,都是基於異能的反重力平台;

他們的照明係統當然不需要用電,不過比電燈更方便節能;

他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個人空間,其規模和容量,與現代這些空間異能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甚至他們也可以像現代人一樣,兩個人遠在他方,也可以方便快捷的進行直接的交流,通過一種精神連線的中轉裝置;

洗衣機?清潔機器人?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樂樂的能力?

電影?電視?書刊?報紙?這似乎是假相的能力範疇……

總而言之,隻要是這個時代的異能者利用能力可以解決的問題,在那個時代,差不多都已經實現了工業化、量產化。

具現化研究所這樣的存在,如果放到那個時代,充其量,就是其中一間雜貨鋪而已吧?甚至,很有可能還是來自偏遠鄉下的……

如此程度的文明,當真令人,尤其是……異能者心馳神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