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籬笆三個樁,好漢三個幫——人生需要貴人扶(1)(1 / 3)

隨著社會化生產的發展,人類的集體意識不斷增加,單打獨鬥已經不可能闖出一片多大的天地了。縱觀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大企業、一項大發明都不是某個人,而是一幫人弄出來的。所以,要想在這個現實的世界裏有所作為,求人幫忙是免不了的,這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正所謂“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些幫你的人可能是你的領導,慧眼識英才,提攜你一把;也可能是你的朋友,哥們兒仗義,有困難搭把手;更可能是你的同事,工作上給你一些指點……無論是誰,隻要能在你成功的道路上拉你一把,就是你的貴人,就要格外留心,不要讓他跑掉。這不是勢利,而是做人做事的經驗與手段,因為放走了貴人,也就等於放走了機會。

1.尋找你生命中的貴人

人們一直相信“愛拚才會贏”,但偏偏有些人拚了也不見得贏,究其原因,大多在於缺少貴人相助。在攀登事業高峰的過程中,貴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有了貴人,不僅能替你加分,還能加大你成功的籌碼。

假如你離鄉背井,初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謀生,不知何處才是落腳之地,而就在你感到茫然無助的時候,遇到一位好心人替你指點迷津,解決了你的難題,那麼這個人就是人你命中的“貴人”。一個人,除非你的運氣特別不好,否則,在你的一生中,總會碰到幾個貴人。當然,你也不會總是那麼好運氣,每當遇到困境的時候都會有貴人主動的幫你,對於貴人,你應該主動的去尋找。

“貴人”可能是某位身居高位的人,也可能是令你心儀已久或欲模仿的對象,無論在經驗、專長、知識、技能等各方麵都比你略勝一籌。因此,他們也許是師傅,也許是教練,但無論是誰,隻要對你的發展有幫助,都是你的貴人。

有貴人相助,的確對事業有益。有一份調查表明,凡是做到中、高級以上的主管,有90%都受過栽培;至於做到總經理的,有80%遇過貴人;自己創業當老板的,竟然100%全部都曾被人提契過。

所以,不論在何種行業,“老馬帶路”向來都是傳統。目的不外乎是想栽培後進,儲備接棒人才。這些例子在運動界、藝術表演界、政治界頗多。尤其是政治圈,最講究人脈、關係,各路人馬結黨結派毫不鮮見。誰是受誰提拔的,誰和誰相互幫忙,誰跟誰彼此利益輸送。若論起每個人的背景來頭,幾乎都有穩當有力的靠山撐腰,好像少了這層保護罩,就很難在複雜的政治圈裏拋頭露麵。

雖說一個人,沒有貴人比較難成氣候,但若要被貴人“相中”,首要條件還是在於被保送上台的人究竟有沒有兩下子。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你一無所長,卻僥幸得到一個不錯的位置,保證後麵一堆人等著想看你的笑話。畢竟,千裏馬的表現好壞與否,直接體現出伯樂的眼力。找到一個扶不起的人,對薦人的能力,也是一大諷刺。

當然,除了真正是基於愛才、惜才之外,一般而言,貴人出手,多少都帶有一些私心,目的在於培養班底,鞏固勢力。懂是貴人這種心態,你尋找貴人扶助就不那麼盲目,從而四處碰壁了。至於你日後羽翼豐盈,是否真的還對其賣命,主動權自然決定在你手中。

不過,良好的“伯樂與千裏馬”關係,最好是建立在彼此各取所需、各得其利的基礎上。這絕不是鼓勵惟利是圖,而是強調彼此以誠相待的態度,既然你有恩於我,他日我必投桃報李。

尋找“貴人”必須謹記以下幾條:

第一,選一個你真正景仰的人,而不是你嫉妒的人。絕不要因為別人的權勢,而琵琶猶抱,另搭順風車。

第二,摸清貴人提拔你的動機。有些人專門喜歡找弟子為他做牛做馬,用來彰顯自己的身份。

第三,要知恩圖報,飲水思源。有些人在受人提拔、功成名就之後,往往就想雙手遮掩過去的蹤跡,口口聲聲說“一切都是靠我自己”,一腳踢開照顧過他的人。如果你不想被別人指著鼻子大罵“忘恩負義”,就千萬別做這種傻事!

總之,有了“貴人”的提攜,加之個人的能力與努力,你一定比別人捷足先登成功之梯。

然而,生活中許多人天生就是一副硬骨頭,不願接受任何人幫忙,這是不現實的表現。現如今已經是現實社會,有了貴人幫一把畢竟可少走些彎路,如果你還堅持自力更生,那麼不能說你不會取得成功,至少要比有貴人幫忙的人晚一些。

2.想要貴人幫,先要找老鄉

俗話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對於一個漂泊在外的人來說,鄉情是很濃的,離家越遠越久,思鄉之情就越濃。所以,身在外地,要尋找一個貴人扶助,老鄉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中國人的老鄉情結是很特殊的,它是一種極其重要的人際關係。既然是同鄉,當涉及某種實際利益的時候,“肥水不流外人田”,隻能讓“圈子”內人“近水樓台先得月”。也就是說,必須按照“資源共享”的原則,給予適當的“照顧”。

如此看來,如何搞好老鄉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多幾個朋友,最重要的是可以獲得許多有用的東西,也許一輩子都會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