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您說這句話,我很興奮。您一定是對這產品感興趣,所以才會去考慮。不過,您是不是想弄清楚所擁有的是什麼?請盡管試試這微機就行了,或者您對自己的判斷會產生懷疑,那麼讓我來幫您分析一下,以便堅定下來。不過我想,結論應該是不會改變的。這樣,您應該可以確認自己的判斷是對的吧!我想您是可以放心的!”
像這類人,往往是手中有權,能夠接受你產品的人,你要讓他沒話說,他自然就會買一些。至於下一次嘛,方式一定要調換,再不能用這種進攻型的方式了。
貨比三家講優勢
推銷在與顧客商談時,難免遇上顧客對你的話或者產品表示懷疑、抱怨、否定或者提出反麵意見。
推銷員正在向顧客推銷收錄機:
顧客:“我要買一部帶耳機的收錄機,可是你這種收錄機卻不帶耳機,我不要!”
推銷員:“是的,您說對了,這種收錄機是不帶耳機,但帶耳機的會貴得多。”
顧客:“價格是便宜一些,但使用不方便。”
推銷員:“其實加一個耳機也不花多少錢。您何必要花那麼多錢買帶耳機的呢?再說,這種收錄機上已配備有耳機插座,萬一要用,您還可以另外買一副稱心如意的立體聲耳機呢!”
這位推銷員麵對顧客對產品的否定,還是麵帶微笑對顧客說話,先是肯定其說法,然後不斷地提出產品的優點,補償和抵消顧客的異議。
下例是推銷員正在向顧客推銷奶粉:
顧客:“你的這種奶粉價格太高了,每袋20元錢,比其他廠家的快高出一倍多了。”
推銷員:“這種奶粉,價格高出普通奶粉3倍都不奇怪。它產自澳洲,是健而美公司生產的名牌奶粉。含有大量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因為超濃縮型的,每包奶粉含量相當於5公斤全脂奶粉。純天然精製,真空包裝,決非國內同類產品所能相比。現在許多家庭主婦都很喜歡這種牌子,既富有營養,又安全衛生。價格是高一點,但物有所值,消費者會很滿意的。”
這位推銷員的辦法是,始終強調優點遠遠超出它的價格,從而消除中間商的顧慮。
下例是推銷員正在向顧客推銷手提包:
顧客:“我在林肯街一家商場看到,與這一模一樣的手提包,才賣50元。”
推銷員:“您說對了!當然隻賣50元,那是合成革的。你用手摸一摸,再仔細看看裏麵,比較一下就清楚了。豬皮鬆軟、精密、色澤自然。用手按下去,細小的紋理自然地出現。鬆開手後,紋理又都消失了。真皮包提在手裏,身價倍增,氣度不凡,合成革哪能和它相比呢?”
一般的顧客在購貨時,最關注的往往是價格。對價格過於關注而忘了質量。這時推銷人員應提醒他:“一分錢一分貨”、“不怕貨比貨,就怕不識貨”。再將自己產品的優勢一點點講出來,顧客自然就再也沒有異議了。
好買也就是好賣
一位推銷服裝的推銷員,正在向一商場采購員推銷:
“吳小姐,這種男式襯衣,樣式是請專家設計的。目前已在流行。每賣一件,您能夠獲得4成的利潤,而您銷售的其他襯衣,最多隻有兩成的賺頭。這種新款式,目前正在廣告期間,賣起來非常容易。一個月下來,少說可以脫手500件。就賣這種襯衣,你就可以淨賺4000多元!更重要的是,資金回籠要快得多啊!”
這種推銷方式,是以利潤誘使對方成交。
一位推銷員正在向顧客推銷彩電:
顧客:“這台電視機價錢太貴了!”
推銷員:“貴嗎?這可是26寸大屏幕彩電。那麼,您認為什麼價格更合適呢?”
這種推銷方式是要求顧客仔細考慮自己的話是否合理,踢回皮球讓他去處理;若是隨便說說,顧客一定會被這突如其來的反問弄得無言以對。
一位推銷員正在向顧客推銷一台機械設備:
顧客:“要是價格在7000元以內,我就購買。”
推銷員:“7000元是最低價了。林經理,如果您還要求降低,這樁交易怕難做成。”
顧客:“真的不能降低價格了嗎?”
推銷員:“林經理,請您算一算,如果沒有這機器,您的公司一年要損失多少?新機器設計精密,而且效率高,每年可為您們增加4萬元利潤。新產品的款式新穎,不必害怕別人競爭。最難得的是,您可以利用政府鼓勵新產品開發政策的60%貸款,年息低,分期付款期限長,隻要投資1/3代價,就擁有了這台新機器,也就提高了生產率、提高了競爭能力、增加利潤、用足政策。”
這種推銷方式是在劃定價格下限後,向顧客說明如果沒有這一產品,將失去很多實惠。
還有一種推銷方法。是盡可能將單位價格中的單位縮小,這樣可以避免讓消費者產生太貴的感覺。如:
“這種新型節能日光燈管,每根9元。”
“這種飛利浦啟輝器一支1.5元。”
“這種海外進口的難得下咽糖100克30元。”
“這套房子分5年分期付款,每月隻花1000元。”
這樣,可以使消費者沒有直觀的“昂貴”感。
捕捉顧客的意願
顧客在采購貨物時,盡管說不想買,但總會透露出想買的暗示,否則他就不用來了。善於捕捉顧客流露的點滴購買意願的信息,加以誘導,從而成交。
比如顧客向你提問:
“你們多快能進到貨?”
“這件衣服去年好像賣得便宜一些。”
“貨物的價格能否降到整數。”
“這台設備的保修期是三年嗎?”
“這件東西可以試用幾天?”
這裏,顧客已經在關注運期、價格、售後服務了,是在向您暗示他想擁有的產品。隻要你認真、誠懇地解答,下麵就是成交協議了。
比如有的顧客會提出反對性的問題:
“真有很多人購買這台機器嗎?”
“我必須立即作決定嗎?”
“這種皮革真的很耐用嗎?”
“這種皮革確實是鱷魚皮嗎?”
顧客這樣問,推銷員不應感到反感,因為這是顧客從另一方麵表達了他們的購買意圖。這時,需要推銷員給予明確、肯定的答複,消除顧客的疑慮,也就成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