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人格魅力篇(2)(1 / 3)

一個人對別人寬容時,他也必定對自己寬容。

——(美國)馬克斯威爾·馬爾茲

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他的愛心往往多於怨恨,他樂觀、愉快、豁達、忍讓,而不悲傷、消沉、焦躁、惱怒;他對自己伴侶和親友的不足處,以愛心勸慰,述之以理,動之以情,使聽者動心、感動、遵從,這樣,他們之間就不會存在感情上的隔閡、行動上的對立、心理上的怨恨。

——(科威特)穆尼爾·納素夫

在不是故意的狀況下,犯多少次罪都是可以饒恕的。而對於明知故犯者來說,則是不能饒恕的、是無法贖罪的。

——(印度)普列姆昌德

寬恕他人的作惡,對於弱者來說,盡管要作很大努力,但至少可以從憎恨他人的苦惱中解脫出來。如果不能寬恕,那麼至少忘記其惡吧!

——(法國)繆塞

寬容是對文明的唯一的考驗。

——(英國)赫爾普士

論人之善,忘人之過。

——泰宓

一味的正直是不夠的,還得考慮溫厚的寬恕才是。

——(英國)喬叟

君子度己則以繩,接人則用曳。度己以繩,故足以為天下法則矣;接人用曳,故能寬容因求以成天下之大事矣。

——荀況

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法國)雨果

君子揚人之善,小人訐人之惡。

——魏征

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關漢卿

記人之長,忘人之短。

——張九齡

盡量寬恕別人,而決不要原諒自己。

——(古羅馬)賀拉斯

不論你是一個男人還是一個女人,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一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敢,決不等於用拳頭製止別人發言。

——(波斯)薩迪

能寬恕別人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能將別人的錯誤忘得一幹二淨,那就更好。

——(英國)勃朗寧

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

——(俄國)屠格涅夫

隨著智慧的深邃,我們會變得更寬容。

——(法國)斯塔爾夫人

心胸狹窄的人不會快樂。心胸狹窄的最簡單的定義是過分地專注於個人的利益,而容不下別人的利益。

——(法國)羅曼·羅蘭

我寧肯忘掉虧欠自己的而不願意忘掉虧欠別人的。

——(德國)貝多芬

誰能諒解人,誰就能拯救人。

——(前蘇聯)尤·邦達列夫

誰承認了自己的罪過,誰就得到寬恕。

——(德國)格林兄弟

隻要一個人原諒了別人,他自己就是對的。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

生活中,諒解可以產生奇跡,諒解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損失,諒解猶如一個火把能照亮由焦慮、怨恨和複仇心理鋪就的道路。

——(奧地利)穆尼爾·納素夫

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日待人以寬。

——(波斯)薩迪

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不同於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要有耐心和公正的容忍。

——(美國)房龍

寬恕勝於報複。因為,寬恕是溫柔的象征,而報複是殘暴的標誌。

——(古羅馬)愛比克泰德

寬恕是一種高貴的品質,一種崇高的美德,絕不是你所能控製,所能左右的。

——(英國)狄更斯

辦大事的人,不忌受小怨。

——(英國)培根

權力欲太盛會使天使墮落,求知欲太強會使人遭不幸;可是寬厚卻永遠不會有過分的時候。

——(英國)培根

孔子所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所雲:“取人為善,與人為善。”皆恕也,仁也。知此則識大量大,不知此則識小量小。

——曾國藩

能容忍究竟不能稱作功勞,但是不能容忍他人,卻是一種罪行。

——(英國)雪萊

讀書可以廣智,寬恕可以交友。當你有機會讀書的時候,請不要放棄讀書的機會。當你能以豁達光明的心地去寬容別人的錯誤時,你的朋友自然就多了。

——(法國)羅曼·羅蘭

每個人都有缺點,正像每個人都有好處一樣。如果你隻注意別人的缺點,那你就會處處碰到敵人,把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灰黯之中去。如果你多注意別人的好處,用同情和仁愛去影響別人,使他能看到自己的缺點,而慢慢改正,你就會處處碰到信賴你愛戴你的朋友;你的生活中就會充滿了溫暖,和平與快樂。

——(法國)羅曼·羅蘭

樂觀是一首激昂優美的進行曲

人應該隨遇而安,然後在自己所擁有的事物中,發掘快樂,以欣賞的眼光,在尋常生活中,尋求樂趣。

——樸月

真正的快樂是與人同樂。至高的快樂是給人快樂。

——何秀煌

我知道人們認為我是個積習難改的樂觀者,確實不錯。為什麼?因為我總把雙眼朝向成功,而不是失敗。我不由自主地把背朝向災禍,並丟開失敗的假設。這是我行動的哲學。

——(法國)斐迪南·福煦